【新闻理论核心考点】打卡08:新媒体、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的和接收的变化
原标题:【新闻理论核心考点】打卡08:新媒体、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的和新闻接收的变化
上一期新闻理论核心考点打卡我们学习了三大传统新闻传播媒介:报纸、广播和电视,同学们还有印象吗?要多加复习哦!今天我们将开始新媒体的学习,一起跟上吧~
互联网,又称因特网(Internet),是国际互联网(International Net)的简写。美国联邦网络委员会将其定义为“Internet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它有三方面的含义:
①在逻辑上由一个以国际互联协议(IP)及其延伸的协议为基础的全球唯一的地址空间连接起来;
②能够支持使用传输控制协议和国际互联协议(TCP/IP),或其他IP兼容协议的通信;
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
①新媒体与生俱来就是全媒体、融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数字化特征拓展了传输手段、接收终端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借助文字、图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传播活动愈发多媒体化。
②数字化的新媒体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的壁垒,使得同一内容具有了多介质传播的可能,大大增加了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的互联性,传播呈现出立体化、全景式的特点,媒介融合得以实现。
③数字化技术为海量信息传播提供基础。数字化技术为特征的新媒体基于互联网平台,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网络连接起来,形成巨大无比的数据库,几乎可以无限量地储存和传播信息并高效信息管理。
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传播特征。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传者和受者的严格界限,传播方式由单向线性传播发展到双向交流甚至多向交流。
新媒体的交互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传播的方向上,还体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带来的信息控制力的变化。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信息不再依赖某一方发出,而是在传者与受者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互联网时代,传播者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程度与范围得到极大拓展和增强。
另外,交互性还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新媒体的点对点传播模式,使得多元传播主体间一对一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
超时空是新媒体的外部效果特征。新媒体具有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能够轻易做到即时传播。新媒体利用全球互联网的网络系统和通信卫星技术,突破地理区域的局限,具有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新媒体”不仅有可能直接作为关键词来提问其内涵、特点等,还常常作为出题背景,考察某事物(如理论、现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或变迁。
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就是一群训练有素的专业(职业)新闻工作者(记者、编辑)生产,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或者说是一个机构(报纸、广播、电视)面向社会生产、传播信息。新媒体彻底打破了新闻生产的垄断格局。新闻生产从专业化走向社会化,导致新闻生产从理念到模式发生巨大变革。
首先,在重大事件尤其突发性事件中,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新闻的往往不再是记者,而是事件的当事人、参与者或现场亲历者。
其次,许多事件、许多真相被新媒体揭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新闻网站“德拉吉报道”。
受众通过互联网发布文字、图片、影像等资讯和观点,相关媒介组织通过各种网络(如博客、微博、Facebook、Twitter等)抓取相关信息编辑成完整新闻加以报道。
最著名的莫过于维基百科,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一两个小时内维基百科依据网民上传的信息编辑出一个页面,一条最初的新闻,一两天内可能有数百次上千次编辑,更新程度远胜任何新闻媒体。
新闻报道一层一层向纵深挺进,使新闻由浅入深,揭示事件真相,探究事件起因。一般分为快讯、初稿、报道、背景、分析、互动和定制7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