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官方“视频号” 如何赋能渠道和理顾
最近半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在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打造企业的官方微信视频号。这不禁让很多人有所好奇,
金融机构公司打造视频号的角度来看,主要目的有两个维度:第一是通过视频号,做机构的品牌宣传;第二是通过视频号,赋能机构的业务营销。
To B企业传统营销枯燥乏味,视频号可以进行品牌宣传的视频多样化呈现,让B端企业的品牌宣传变得更有趣,更易于传播;视频号作为信息载体,在微信生态各触点自然流转,实现品宣内容的链路传播。
通常金融机构的官方视频号主要以品牌宣传片为主,附带一些公司的理念宣传和营销,以视频内嵌机构的订阅号及服务号内容和功能为主。
现如今企业官网的浏览量骤降,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微信“三号端口”,即机构的服务号、订阅号、视频号,结合企业微信的运营,构成了新的品牌露出的窗口。
官方视频号可以进行品牌宣传的视频多样化呈现,让B端企业的品牌宣传变得更有料、有品、有趣,有温度成为主流,更易于传播。
与此同时,重树机构的市场定位、客户定位、品牌定位、核心竞争力定位、人才策略定位也是摆在机构面前最需考虑的打造行业唯一的机构差异化品宣策略!
得益于整个微信生态,只要内容对于客户有足够的吸引力,真实的用户需求会流入公众号、企业微信等流量承接池。对于B端视频号的运营者而言,只需要思考如何创作有吸引力的内容。
渠道或者自营团队的营销环节,需要深入到业务一线的销售场景中去思考,还原他们的痛点、需求点,把内容矩阵服务于他们的营销和销售闭环内思考,从理念植入、需求分析、资产配置、产品特色、方案匹配、增值服务、投后服务等业务需求方面,思考内容生产和精细化运营。
通过当下最流行的短视频形式,以及更优质的内容,去吸引客户关注,利用好短视频的工具,去辅助整个营销甚至销售环节,更好地形成闭环。
视频号的逻辑和公众号的闭环逻辑其实很接近,对用户的触达方式也很类似,但视频号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赋能工具的主阵地,因为客户更接受这种碎片化时代的产物,我们的规划、内容设计、制作等方面都要从原有的宣传片和公司好、产品好、服务好的思路中解放思想,站在渠道和理顾等用户视角,站在客户或者潜在客户的观众视角,打磨官方视频号的定位、规划、内容生产、制作及官方视频号的精细化运营!
金融机构做企业视频号,是通过短视频帮助自己的自营团队,帮助自己的渠道,通过赋能,提供他们做需要的工具化内容,提供给最终客户作为观众者的有品有料有用有温度的好内容,才能赋能他们,帮金融机构获取更好的优质客户线索、最终通过渠道提高机构的业绩水平。
充分理解官方视频号是以渠道和理顾为用户,以机构的客户和潜在客户为最终的受众,站在受众和用户视角去思考整个内容生产体系,才能有官方视频号清晰的工具定位,从而围绕目标用户和内容受众去设计体系化的内容矩阵,通过渠道和理顾的触角,将工具属性发挥到应有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金融机构做视频号,引导业务闭环的内容方向在哪里?如果再细致一点,问题就是如何做内容定位,方便更好的做营销转化。
对于老客户,视频号的目标是帮助他们对品牌加深认可,CRM客户关系运营,并且更多的提升AUM。
没有买过客户,需要认可正确的投资管理和财富管理理念、认可公司的市场定位、专业定位,服务定位等一系列定位,协助渠道和理顾树立专业IP形象背书 ,产生品牌认同感和信赖感,最终实现协助业务销售的目标,这也是新营销学中所讲,如何将市场策划与销售环节无缝链接。
品宣内容以企业资讯为主:包含机构的官方品宣内容,机构最近的新动态,行业重要动态,以此增加企业信任背书和品牌价值。但内容、形式应多元化,在合规前提下,通过创意解决传统宣传片和广告在受众中的传播效果衰减。
同时,可以将机构总部的专家、优秀的团队管理者、绩优伙伴通过风采展示,建立企业人格化的品牌形象。
赋能工具是基于产品特点的场景化内容和故事线的设计,是帮助渠道和理顾完成营销和销售应用场景的使用。
1)理念引导:理念相关的营销短视频。可以是动之以情的,也可以是晓之以理的。故事线情景式的视频也是目前的最主要的主流形式;
2)数据分析:风险看板分析、财经看板分析、行业看板分析,客户量化需求激发、客户需求量化分析、需求缺口模拟,动态再平衡分析等所有可视化数据,并辅助其他视频素材、配音、包装等要素协助渠道和投顾/理顾做初次量化分析;
3)产品咨询:机构王牌产品介绍,各个品类的金融产品,匹配何种需求,能解决什么问题。利用WHW逻辑模式设计;
4)解决方案:基于客户的主观意愿、客观条件、需求缺口及大类资产配置模型,提供若干种资产配置解决方案,作为视频案例分享,赋能理财顾问做好销售转化环节;
5)大咖分享:通过金融学家、经济学家、行业新媒体意见领袖,以及对于社会现状的解读,去引发思考,激发需求,甚至规划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
行业知识点通常不具备普世知识点的属性,说得很泛,大家并不感兴趣;说得专业,观众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理解和消化。
但是这类话题确实是机构需要对外输出的,因为我们产品的推动者是需要的。怎么办呢?引入外部专业机构,采取内部专家与外部专家双结合,可有效使内容的UGC模式化;
6)客户案例:通过机构实际的客户案例、强调客户对机构专业服务的体验分享,最终实现辅助营销及客户异议处理的工具赋能;
7)增值服务:公司化的品牌增值服务内容,通过短视频形式呈现,搭建完善的增值服务营销素材,便于销售人员完成客户匹配度分析及方案确认环节的赋能需求。
对于机构来说,视频号不仅仅是企业最新的微信名片,还是短视频潮流下的新营销工具,通过短视频的呈现形式,实现对客户增信,通过工具化的赋能,辅助完成销售闭环。
打造视频号本身,是时代洪流之下的内容更迭,这种内容模式上的升级,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就好像很多金融机构一开始没有意识到基于公众号的两大机构私域流量的阵地,服务号、订阅号的重要性,直到其他金融机构有效利用公众号进行基于企业私域流量运营重要工具后,才明白这是企业的必修课,是必须要打通的。
而视频号则是继订阅号、服务号之后,并行于未来机构对渠道及投顾赋能的“营销三驾马车”。更多的企业选择更早的打通视频号,更迅速地将优质内容,沉淀在企业的视频号上做工具模块化,这是数字化的第一步,数字化内容沉淀积累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