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互联网发展三大态势
用电脑就可健身休闲、足不出户即能理财办公这些过去难以想象的情景如今已变成现实。伴随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模式不断变革,可穿戴终端、网络金融等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创新正深入影响和改变着网民生活。
互联网未来发展有哪些新的趋势?网络安全如何保护?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13日在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与会者对此进行热议。
二维码入场认证、客户端信息发布、微信滚动播报走进2013互联网大会现场,便能感受到移动互联带来的便捷服务和火热氛围。
不仅大会现场如此,餐饮、打车、休闲等普通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行业都在经历这种变化。
不久前,淘宝推出手机点菜应用。消费者可以定位附近餐馆,并实现线上点菜,进店后扫描二维码下单,全程无需服务员介入。
新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拓巨大的消费市场。“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14亿部,同比增长120%,信息消费规模达2.07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各种基于新技术的应用、产品和服务正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在大会上说。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波在会上表示,移动互联网推动我国互联网向更高阶段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实现了新的升级和提高。但新技术的发展也使信息传播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存在着用户隐私泄露等风险,为网络生活带来新的挑战。
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说:“我们在迎接一个开放的互联网时代,融合就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他表示,跨界融合让曾经“隔行如隔山”的行业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模式,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以金融为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的大量积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了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结合。互联网金融透明度高、中间成本低、支付便捷等优势也为金融体系做了有益补充。以第三方支付为例,2012年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
从金融、娱乐、消费等各个方面,互联网都在突破旧有的概念,不断创造新的发展路径。
目前,开放与融合俨然成为互联网企业大势所趋,它有利于各行业间的优势资源整合互补,更是促进网络创新的一剂良药。与会专家称,各大企业的融合开放仍属初期阶段,互联网的创新与发展期待更实质性的进展。
数据显示,去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和网络安全企业通报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样本162981个,较2011年增长25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齐麟在会上说,这些恶意程序和病毒主要通过手机应用商店、论坛、下载站点等进行传播,达到不正当目的,包括恶意扣费、信息窃取、远程控制、资费消耗等行为。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网络攻击、信息窃取、网络谣言等安全事件和违法犯罪活动频发,严重损害人们对互联网的信心。社会各界和广大用户要求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的呼声日益强烈。”尚冰说。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对责任的承诺。从网络运行到网络信息内容,每一环节的安全都关乎国家安全以及人民的基本利益。而当前,由于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安全检测手段欠缺,对应用程序审核不严等原因,网络安全问题严峻。
以个人信息为例,目前,我国有近40部法律、30部法规和近200项部门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但大部分规定均采用了十分原则的表述,相互之间也缺乏衔接,对各种权利的界定并不明确。
与会专家呼吁加大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安全监测与管理,同时尽快出台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并整合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尚冰表示,工信部将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和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大治理与打击力度,保障网民上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