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的“四个创新”
“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如何更好阐释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点和规律,促进网上群众路线日起,人民网推出“新征程上如何进一步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征文选登专栏,敬请关注。
习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笔者认为,应切实做到创新思想认识、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方式、创新考核机制“四个创新”,从而真正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做好、实事做实。
创新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客观地说,有的地方有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群众工作不重视,认为群众工作琐碎繁杂、鸡毛蒜皮,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群众工作抓不好,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对群众没有感情。习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发表的《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短论曾指出,“做好帮扶工作,关键是各级领导的心中要时刻装着群众。有的县每年从省里拿到的财政转移支付有几千万元,却拿不出几十万元的低保金。如果对群众有感情的话,这些钱是拿得出来的,也是应该拿出来的。”习同志的重要论述,非常深刻地指出了对群众要有感情的重要意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利益无小事”。因此,必须创新思想认识,学会“换位思考”,心中时时刻刻装着老百姓,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感情上拉近距离,从行动上坚决落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创新管理体制。在基层工作中,一些地方往往以偏概全,把群众工作等同于信访工作,相应地,亦把具体工作安排给信访部门落实。实际上,信访工作仅仅是群众工作的一部分,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尤其是在当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各种艰巨复杂、波诡云谲的形势和局面层出不穷,要做好群众工作,仅仅依靠信访部门“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群众工作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主要领导要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老大难”问题,组织、宣传、政法、网信、财政、民政、国土、住建、交通、环保、教育、卫生、社保、信访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从而真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具体抓的群众工作管理体制,为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证。
创新工作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广大网民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身份,但是,他们都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面对互联网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深刻变化,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方式,学会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互联网+”,从最基本的微博、微信、APP等移动互联网工具入手,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察民情,线下解民忧。要建立“首办负责制”,秉持钉钉子精神,坚持“一竹竿插到底”,真正做到线上与线下“两手硬”,不能“光打雷、不下雨”,线上说得客客气气,线下就是拖拖拉拉。针对广大群众提出的问题,牵头部门不能简单地批转给责任部门,要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加强督促检查,一抓到底;责任部门不能简单地回应了事,要科学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把工作落实到科室,责任到人头。同时,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抓起,从一件件小事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立说立行,真抓实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考核机制。做好互联网时代的群众工作,创新考核机制是关键。在传统的考核机制中,往往是部门、单位之间相互考核,基本上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发挥出通过考核推动工作的应有效应。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创新群众工作考核机制,必须坚持“问计于民”,通过互联网充分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弥补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要通过微博、微信、APP等互联网载体平台,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认真听取群众的“心里话”,促进考核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从而真正让互联网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