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知识 > 网站建设

亚马逊的云服务会吞噬美国的 IT 产业吗?

发布时间:2023-07-08 15:12   浏览次数:次   作者:小编

  编者按:本文作者王川,投资人,中科大少年班校友,现居加州硅谷,个人微信号9935070,

  2015年十一月,在纽约举行的Dealbook 投资大会,著名对冲基金经理Stanley Druckenmiller, 发言谈到了IBM(Druckenmiller 曾为索罗斯的副手,1992年亲自操盘卖空英镑,帮助索罗斯获利十亿美元)。

  Druckenmiller 说,“如果你今天开一个公司,你不需要一个技术部,你不需要后台支持,你可以用AWS (亚马逊的云服务)。顺便跟你说,AWS可以把10-15个IBM 的顾问撕成碎片。(这些顾问)你以前需要,现在不需要了,因为你用云计算。”

  如果你还记得我一年前的文章“ 小鲜肉在价值投资中常遇的陷阱 -- 为什么你现在不要买便宜的IBM股票 ”,2015年一月初时,IBM的股票价格接近 160美元。2016年一月二十二日,其股价只有122美元。

  巴菲特从2011年开始以 159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 的5%的股份,其后不断增持。考虑到 IBM 每年的股息分红大约 3.5 – 4 美元,他的平均成本 140 美元以上。也就是说,五年之后,他的投资仍然浮亏13% 以上。即使作为一个长线投资者,这个表现仍然差强人意。

  巴菲特看到的是IBM 在传统大客户业务上的垄断和高利润,但没有看到的是云计算,特别是来自亚马逊的云服务对整个IT 行业的冲击。

  Druckenmiller 接着说,“过去19个季度,亚马逊九次季度财报收入低于预期。他们不在乎。而IBM从2006年至今的九年来,只有三次收入数据低于预期。他们真的非常在乎季度财报”。

  IBM 的营收从2012年的一千零二十亿美元萎缩到2015年的八百一十亿美元,研发费用也从2012年的五十八亿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五十二亿美元。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亚马逊,其研发费用,已经从2011年的二十九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九十二亿美元。

  2013年, 美国中央情报局决定, 把部分信息管理业务外包给亚马逊的AWS,而不是IBM。这个合同跨越十年,价值接近六亿美元。

  云计算流行之前,传统企业的信息软件管理是这样的:一上来就要自己耗巨资购买硬件,软件,并且雇佣大量工程师管理这些软硬件。软硬件的搭建更新,耗时费力,效率低下。

  互联网的兴起,宽带传输速度的提高,和软硬件技术的进步,突然增加了这样一个可能性:把公司的信息管理服务外包给专门的公司。外包公司的服务器,数据存储,软件等等,在讨论时常被抽象为一个被云朵包裹的大杂烩,云计算因此得名。

  在2015年十一月的亚马逊云计算大会上,AWS 的大客户之一,通用电气的CIO 提到,他们计划将把自己内部的数据中心从三十四个降到四个,其它全部移到AWS云端。通用电气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务,把软件管理系统搬运到AWS 后,信息管理成本下降了 52%。任何软件更新, 几分钟内就可以在云端完成,而以前这样的更新需要二十天。

  最关键的是,AWS 和整个云计算的兴起,让公司把 IT 部门的一些工作,外包给其它做得更好的人,这样可以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亚马逊最近一个季度来自云计算服务的收入,年化后已经超过八十亿美元。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其他竞争者。

  实际上亚马逊的云服务,2006年刚开始推出时,得到了IT界一致的嘲笑,如果你还记得我的这篇文章 “ 王川: 被误读的亚马逊帝国 - 只剩下一颗小石头才能阻止贝索斯了 ” ,亚马逊曾被蔑称为“ 一个书店,晚上业余想做 IT ” 。

  曾经在亚马逊工作了六年,2005年跳槽到谷歌的软件工程师,Steve Yegge (史蒂夫* 野哥)在2011年的一封公开信内介绍:

  “亚马逊的招聘流程本质上有缺陷。每个团队自己雇人,所以不同团队的员工招聘水准差别很大。。。亚马逊的办公场所,污垢遍布,不花一分钱用于装饰。。亚马逊的程序代码一团糟,没有任何工程标准,完全看相关团队的选择。。 也许有两百个不同的角度方式比较这两个公司,但除了三个以外,谷歌在所有方面都完胜亚马逊 ”。

  “但是亚马逊有一件事,做得非常非常好,这远远弥补了亚马逊所有的政治上的,哲学上的和技术上的失误”。2002年前后,贝索斯给所有员工发布了一个命令,关于内部软件设计的命令:

  打个比方,蒋介石当年常常越级指挥,自己支配部队,不告诉其部队长,到最后大家才发现自己部队不知在何处,这是兵家大忌。这就是典型的图省事,不通过标准的服务借口,直接走后门读取, 修改数据的低水平的程序员的做法。

  蒋公的辩护者会说,许多高级将领指挥水平差,到最后却使得部队四分五裂,所以他只好亲自上阵,插一手去越级指挥,将部队整合起来。但从产品设计的角度看,这恰恰就是舍本求末的短视做法。

  越级指挥的坏处,是增加组织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蒋公如果不在,别的人不知道那些后门,无法学他越级指挥。 另一方面如果后门出现问题,蒋公的越级指挥也无效了。 而只有培养标准化的将领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组织模式,才是建设一个高效灵活的组织的最重要的工作。

  标准化的软件服务接口的建立,需要相当大的前期投入,短期内看上去吃力不讨好。但基础打好后,在此之上的软件应用开发效率大增。

  当新兴互联网公司扩展自己的 IT业务时,他们发现传统解决方案太昂贵了,而且无法迅速扩展到他们需要的规模。

  以亚马逊和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决定另起炉灶。他们搭建自己的服务器,自己的存储硬件,自己的网络硬件,用开源代码开发自己的数据库软件。

  一家名叫Baird 股权研究技术的公司在2013年的报告表明:企业在亚马逊的云端消费的每一块钱,相应节省了三到四元的传统软件和硬件的消费。

  换句线年 AWS的收入达到一百亿美元,那么相应的 IT传统市场将会损失三百到四百亿美元的收入。

  这就是传统 IT 软硬件公司:戴尔,EMC,惠普,IBM,甲骨文,思科,面临的挑战。

  截止到2016年一月三十日为止,FBTC 们的市值大约是这样的:(以十亿美元为单位)

  但仅仅在六年之前,亚马逊的市值不到三百亿美元,低于当时除了 EMC之外的其他四家公司.

  2003年,亚马逊的两位工程师,ChrisPinkham 和Benjamin Black 在管理亚马逊后台 IT 系统时,突然有个想法。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把系统标准化,把软件的接口更加抽象化,以增加系统的扩展性。他们给贝索斯提了一个建议:把这个系统标准化提高到到一定程度后,除了我们自己内部用,为什么不可以考虑,把系统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也租售给别的公司使用?

  贝索斯对这个建议非常感兴趣,2004初开始推动Pinkham 和Black 实施这个方案。

  2006年AWS 正式推出后,开始只是靠低廉的价格吸引一些小公司成为客户。

  一直到2009年时,AWS 规模还是很小,不可靠也有待提高。它在计算安全性上没有达到企业级的水平,一些大企业需要的软件功能都不具备。

  但是亚马逊非常注意聆听客户的建议,并且不断迅速地把改进意见变成新的产品功能。

  亚马逊的CTO Werner Vogels提到,在一个传统的多数据中心的模式里,维护一个可靠,可扩展的 IT基础设施耗费的时间和人力, 要占整个(软件开发,部署产品应用)的70%之多。亚马逊起初预计云服务,将会把这个比例下降到30%。但实际部署之后,比例比这个数据又要更低。

  大多数情况下,小公司到大企业,自己搭建的服务器,利用率常常不到10%,而且波动很大。

  Vogels 说,“你必须停止浪费时间和精力,在那些对你的客户并不重要的事情上。这包括 IT的基础设施。这不是你区别于(你的竞争者)的地方。。。如果我们(AWS)可以把计算和存储的价格降到足够低,你都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你就)可以建造优秀的产品。你将不再会被你的基础设施所限制。”

  最底层是“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提供基础硬件服务,存储空间,让你运行虚拟主机和之上的软件应用。

  第二层是“平台即服务”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在 Iaas 之上提供软件工具,让你开发自己的应用软件,而不用考虑底层的东西。

  主流的云计算定义, 只包括Iaas 和Paas, 在这个领域亚马逊独占鳌头,遥遥领先于竞争者。

  研究机构 Synergy Research 的数据表明,2015年初亚马逊在云计算的市场份额高达29%,比后面三个竞争者 微软,IBM和谷歌的总和还要多。

  研究机构Gartner 的数据显示,2015年 AWS 按实际使用量来衡量的规模,是其余十四个竞争者总和的十倍。

  在2015年最后一个季度里,亚马逊来自云计算的收入高达二十四亿美元,这个数字比上一个季度增长了15%,比一年前增长了70%。云服务的运营利润六点八亿美元,利润率接近29%。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后,时任江苏巡抚程德全, 用竹竿到屋檐下挑落几块瓦片,以示除旧迎新。他然后在巡抚衙门前挂起“江苏都督府”的招牌,宣布加入革命阵营。

  AWS 异军突起后,传统IT 公司为了迎合华尔街对云计算概念的追捧,也纷纷挑落传统软件业务的檐瓦,挂上了云计算的牌坊。

  微软本周声称在2015年第四季度所谓”智能云”的收入有六十三亿美元, 但这里面包含了一些来自如 windows server 和 exchangeserver 传统软件的收入,其实这些东西并不都在云端运行。

  IBM 去年底号称自己第四季度和云计算有关的收入达到一百亿美元,但是并没有细分哪些是硬件,哪些是软件,哪些是真正的云服务收入。

  有分析师打比方,这就好像通用汽车公司卖自己的电车 Chevy Volt, 但是它把用来拖运电车到经销商那边的大柴油卡车,也宣传成自己的电车的一部分。

  云服务把资金投入的风险从客户转移到服务商那里。建造一个全球化的数据中心,功能全面的软件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营纪录,贴心的客户支持,需要几十亿美元量级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积累。

  据亚马逊内部数据, AWS 现在每一天增加的服务器数目,足够承载2004年整个亚马逊公司的计算需求。

  作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商,亚马逊自己也是 AWS 的最大的客户之一,他真正理解,运营部署云服务中间的各种细节问题。

  市场的老大,还可以利用规模效应,向下游的供货商 (芯片商,存储硬件公司,等等)索取最优惠的价格,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优势。

  一个软件公司原来从一个客户那里每年获得三百万美元的收入,迫于竞争压力,他跑去对客户说,“ 现在把你的软件价格降为一年两百万美元,顺便再给你提供五十万美元的云计算服务,OK? ”

  但是软件公司可以跑去对华尔街说:“看!我们这个季度的云计算收入增加了很多很多!我们的增长速度比亚马逊还快! 欧耶!

  曾经的行业巨头惠普, 2015年十月悄悄宣布,其公有云的业务将关闭。分析家指出,惠普的最大问题是,规模太小,完全无法在市场上竞争。

  企业数据库软件的老大,甲骨文,试图朝云服务转型。但是它只能在现有软件客户中获得有限的成功,据估算其在Iaas 的市场份额不到 3%。

  IBM,主要向已有的政府部门和大客户推广所谓的‘混合云’的解决方案,但是这只是吞噬自己原有的收入。它的整体营收仍然在萎缩。

  真正财大气粗,在云服务市场上有可能长期和 AWS 叫板的,只剩下微软和谷歌。

  谷歌在云计算方面的技术能力,不容置疑。但它的短板,是缺乏一个完备的面向大中型企业的销售和支持团队。有分析师指出,在这点上,它只相当于亚马逊五年前的水平。

  微软的优势,来自于拥有大量现有使用其软件的企业用户,可以推销其云服务。但在此之外,相对于 AWS 并没有明显优势。

  来自 Gartner 的统计数字还显示,2015年全年365天, AWS 只有两个半小时的故障停机时间,排在第二和第三名的微软和谷歌的纪录则是10-11个小时。

  硅谷的资深软件专家Ratan Tipirneni (RT)指出,作为一个从零售业起家的公司,亚马逊长久以来习惯于不到29%的毛利润率。但对于多数软件公司而言,60%以上的毛利率是标配。

  对于多数软件公司,他们的运营组织结构,长期以来就是基于60%的毛利率建立的。华尔街对他们的估值模型,一直就是基于这样的毛利率的。

  对亚马逊而言,任何29%以上的毛利率都是盈利机会,所以它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RT 打比方说,(对于其它软件公司) 这就像你有地球上最强大的核武器,但是突然遇到来自火星人的武器,毫无办法。

  AWS 号称有一百万以上活跃的用户,对应其每年接近一百亿美元的营收,许多用户每个月付费不到一千美元。

  大多数真正的云服务的用户,实际上对价格不敏感,他们需要的是,全面丰富的功能,和迅速的部署能力。

  2013年亚马逊和IBM 竞争投标中情局的合同时,亚马逊的价格其实比IBM 的还要贵,但靠的是技术能力取胜。

  AWS 从2006年推出以来,不断根据客户的反馈,增加新的功能。从最初的虚拟服务机EC2, 存储服务S3,发展至今,包含内容分发,数据库,部署, 安全服务管理,分析,和其他诸多应用服务。

  亚马逊的竞争者,面对的挑战是,AWS 已经提供了一个产品功能极为丰富的生态系统。新客户挑选云服务商时,他们会列出自己需要的功能清单:A, B, C, D. 如果只有亚马逊的产品功能最全面,服务最周到,可靠性最好,价格又差得不是太多,这个选择实际上非常简单。

  当你的平台上有一百万客户时,你会拥有一个资源丰富的生态系统。对于新客户而言,如果有什么问题,很有可能别的客户以前也有类似的问题,而相关的软件应用解决方案,在AWS 里面都可以找到。

  亚马逊,这个被IT公司嘲笑的书店,从2006年开始,就在云计算市场埋头苦干,十年积累下来,它在功能和规模上比竞争者领先太多。当别人发现开始追赶时,它已经成为这个行业上的标配。

  纵观亚马逊的历史,它从来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商业模式,不怯于尝试在新的市场开发产品,哪怕是这些产品和现有的合作伙伴直接竞争。

  2016年一月,亚马逊的一个子公司,Annapurna Labs, 推出新的半导体芯片,主要面向低端的家用无线路由器和存储产品。 考虑到 AWS 从 Intel 那里购买了大量高端的服务器芯片,这也许昭示着亚马逊在这个方向的雄心, 虽然二者的芯片目前差距还是很大。

  2015年十月,AWS 总管 Andy Jassy 宣布推出新的数据库迁移服务 (Database Migration Service),帮助对甲骨文高价软件费用不满的客户,转移到亚马逊自己开发的数据库软件平台上。

  2015年底,美国圣诞节销售最火热的礼物,是一个叫做 Amazon Echo 的音箱。

  这个音箱,通过语音控制 (每个问题前说一声 Alexa),可以瞬间播放大量歌曲,回答常见的问题,播放新闻,等等。这些功能,都是通过来自 AWS 云端的人工智能软件实现。

  这是亚马逊在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上的一个重要布局。亚马逊建立了一个一亿美元的基金,鼓励第三方开发者,开发基于 Echo 的API 的声控应用。

  编者按:本文是蓝港互动董事长、斧子科技CEO王峰在2016新浪创业训练营上四小时的授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