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知识 > 网站建设

干货满满大创赛等你参加!

发布时间:2023-07-09 04:18   浏览次数:次   作者:小编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创”。“大创”是通过国家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它对于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增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立项申报:参赛者可进行自主选题、自主申报,也可在指导老师的推荐下拟定研究项目;

  2.立项审核:学院和学生组织会对项目的可行性、项目成员、指导老师等方面进行资格审核筛选,然后择优推荐。

  在最终的成果展示环节中,参赛者需要准备两项材料——必须材料和补充材料。前者是项目的总结报告,后者是论文、设计、专利及相关的支撑材料。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鼓励大学生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

  报名阶段(6月—7月):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也可以通过大赛移动端报名。

  校赛阶段:由高校组织,校赛阶段的参赛材料、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由各高校自行决定。在完成对本校报名的项目评审遴选后,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提交参加省赛的项目。

  省赛阶段:省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采用网络评审形式,遴选前25%的团队参加省级复赛。

  决赛阶段:采用现场答辩形式,决出金、银、铜奖,遴选出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候选团队。

  主要包括“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四种类型。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大挑”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大挑”设置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大挑”发起高校可报六件作品,其中三件为高校直推作品,另外三件要与省赛组织方协商推荐;“大挑”有学历限制,会根据学历分为专本科组、硕士组、博士组三个组别进行评审,大挑国赛最多可以报八人,“大挑”比赛证书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教育部 、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的章。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小挑”相对比“大挑”而言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小挑”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小挑”只能推荐三件作品进国赛,并且“小挑”对学历的限制相较于大挑更小,但是“小挑”的获奖证书只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教育部 、全国学联的章。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3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盈利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全国组织委员会聘请专家评定出具备一定操作性、应用性以及良好市场潜力、社会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优秀项目给予奖励,并组织参赛项目和成果的交流、展览、转让活动。

  为了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大赛还设置了很多专项竞赛,以第九届为例,专项竞赛有大学生计划大赛、创业实践大赛、公益创业大赛、移动互联网大赛等。

  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历经五年历程,为汇聚文化创新资源,服务小微文化企业发展,营造文化创业氛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决赛分为全国赛和专题赛两个部分,流程分为授牌仪式、聘书颁发、正式比赛三个环节。值得关注的是,在决赛进行的同时,大赛成果展也会同期进行,而且大赛的决赛环节设立了第一现场与第二现场,参赛者会在第二现场分享赛场之外的动人故事。

  大赛启动仪式后开启大赛报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征集,并进行项目赛前初审,择优录取不少于500个参赛项目进行初赛。

  由各区分赛场自行组织开展,各分赛场赛程同步,标准一致。通过初审的项目按大赛组委会规定的赛程组织与评审规则进行评选,评选出北京赛区100强进入复赛。

  由组委会指定承办机构,按照项目征集方向举行复赛。通过项目路演、评委现场打分的方式评选晋级,共评选出赛区30强进入决赛。

  由组委会指定承办机构组织举办,通过项目路演、评委现场打分的方式评选北京赛区获奖项目。

  7-8月,各赛区进行项目征集、初赛、复赛和决赛,并于8月底前完成各赛区决赛,9月在北京举办总决赛。

  参赛项目具备IP的原创性、创新性和独有性,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和独特创意,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

  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科技人才、科研团队、中小微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创业就业质量,构建公共文化新格局,传递社会公益新力量。大赛还将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公益新模式,利用大赛所融合的社会资源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初赛前未完成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