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知识 > 营销推广

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助力跨境电商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10 05:19   浏览次数:次   作者:小编

  自202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贸易伙伴的格局为双边数字合作提供了强劲的动能,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双方贸易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广西依托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综合优势,积极打造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基地,培育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推动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广西多所高校针对留学生的教学实行“语言+技能”的培养模式,组织留学生到跨境电商企业参观学习,并与企业开展相关直播培训。对于这样的跨境直播培训,留学生的观感如何?在探索跨境电商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广西高校有哪些成功的实践案例?如何才能真正助推中国—东盟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6月20日,2023跨境主播微直播培训活动“跨境主播训练营”在南宁举行,来自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的20余名留学生在中国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社交平台的直播技巧、短视频运营逻辑并进行直播实操培训。

  “这是兰州拉面,也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欢迎大家有机会进行品尝。”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罗景喻是第一次接触直播带货,因此他在培训课上格外认真,手机直播时也渐入佳境。“这次直播教学课程对我帮助很大,老师教了我们很多直播技巧,希望有机会能回到印尼做直播。”他笑着说。

  柬埔寨留学生春丞,在直播实操中分享起自己在广西的留学生活。“柬埔寨民众对中国的校园生活很感兴趣,通过直播介绍,让大家更了解中国,了解广西,我很喜欢在这里的生活。”他说道。

  “中国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越南留学生朱文显在镜头前自信地与大家一起分享中国文化。他说,这次学习跨境直播知识,给大家介绍中国文化的体验,让他更期待接下来的广西留学生生活。

  同样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映月通过培训,对跨境电商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她想把广西美食介绍给更多的人。“广西柳州的螺蛳粉很有特色,我想把它介绍给印尼的朋友。”映月说,自己在努力提升中文水平,希望有机会进入中国的跨境电商公司进行系统学习,成为一名专业的“双语”主播,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进印尼市场。

  梁妍心是“跨境主播训练营”的培训老师,她介绍说:“培训从最基础的注册账号开始教,带学员理解短视频内容运营逻辑,视频拍摄脚本的撰写,直播技巧等方面。”她表示,现阶段主要进军东盟各国的市场,通过直播带货,把中国产品装进东盟国家民众的“购物车”,因此“小语种+跨境电商直播”是他们培训学员的重点方向。

  活动主办方广西华丽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表示,此次培训旨在发掘和培养熟悉中国与东盟文化的外籍主播,鼓励主播在国际主流新媒体平台持续进行直播,分享在华生活及中国故事,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双方友谊。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不断发展,小语种人才也变得炙手可热。如何发挥优势,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广西高校积极探索和培养服务东盟跨境电商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对留学生的教学实行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广西外国语学院副校长、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邬桂明介绍说,学校在对泰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等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已经把跨境电子商务应用融入课程教学中,与之前的专业课和语言课一起作为学生应用技术的培养课程。今年学校与广西启迪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深圳跨境电商协会等共同开展跨境电商专业地校企合作,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在实践课上,安排留学生到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和情景式实践,深入了解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留学生通过在东南亚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的尝试,为将来的实习以及就业带来更多选择。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开设的国际商务专业招收国际留学生,源源不断为企业培养和输送跨境电商人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康日晖介绍说,学校通过直播实训课程教学、电子商务、电商直播等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等多方面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结合柳州的‘网红’螺蛳粉产业,指导学生研发冬阴功等东南亚风味螺蛳粉,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东南亚国家,获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更是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康日晖说道。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出色的东南亚小语种教育教学基础,是国家教学标准制定单位之一。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副院长伍淑君表示,学校重视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工作,将“小语种+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方向纳入学校教育事业中。今年3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RCEP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正式成立,这是校企共同建设的南宁市首个RCEP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此外,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学院为企业不断输送东盟小语种人才,合作的东盟跨境电商企业也深度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和教材开发,到提供企业师资、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真正参与到产业中。此外,学校在部分专业开设“中文+技术”电商相关的课程,鼓励留学生运用当地语言,进行直播带货。

  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与窗口,高校不仅要在探索和培养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上花心思,还要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拓展新的方向,为助推中国—东盟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在培养学生跨境电商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上下功夫。”康日晖表示,目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已经与阿里巴巴国际站会员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引进真实项目入校运营,提升师生跨境电商运营的实践经验,再由该平台拓展延伸到东盟主流跨境电商平台Lazada、Shoppee等平台,让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能成为跨境电商各岗位的熟手。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持续发挥高校连接学生和企业的纽带作用,将联合相关高校,推动和帮助跨境电商企业成立校企联盟,定期举办交流会,了解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情况,助力中国—东盟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我们与东盟国家10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广州赛时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共建赛时远程‘汉语+技术’培训班。”伍淑君介绍说,此外,学校参与“中国—东盟跨境主播孵化基地”的建设,利用区位小语种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东南亚各国建立当地的跨境主播培训孵化基地,目前在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已经建立了实体基地,接下来将在印尼、越南等国家开设。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联合企业或行业制定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行业标准,积极推进和配合相关部门开发小语种跨境电商职业资格证书及考核标准工作。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党支部书记王迪,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中国—东盟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在她看来,在桂大学生以及留学生是未来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因此,她希望学生积极参赛,以赛促学,通过多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挖掘和创造本土优势产品,发挥自己特长优势,用好学到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创新跨境电商交易模式、交易方法、销售渠道和销售方法,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推动中国—东盟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