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知识 > 营销推广

新时代新媒体向何处?学界媒体界企业界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3-07-10 11:30   浏览次数:次   作者:小编

  新媒体、新文化、新力量。在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众多新媒体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新媒体文化发展大势。

  专家、学者们都说了啥?针对如何打造新媒体品牌等方面又提出了哪些宝贵建议?7月8日,记者在2023新媒体文化大会现场进行了打探。

  以移动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新媒体早就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由此带来的新媒体文化现象也是层出不穷。那么新媒体文化现象有着怎样的技术原因和社会原因?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新媒体文化现象?

  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表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出现,主要原因是传播技术的变化,但实践早已证明,任何新技术的进步都是阻挡不住的,因此必须要积极拥抱新媒体、运用新媒体。当前,新媒体文化呈现出多个特点,信息发布和传播范围不断扩大,真假信息的判断日趋复杂,虚拟仿真、商业化和娱乐化趋势明显,个体的舆论影响渗透力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对新媒体文化的影响加大。

  演讲中,马胜荣还以ChatGPT为例,剖析了人工智能对新媒体文化的影响,“智能内容生产技术会催生怎样的新变局?是否会带来新的媒体商业和娱乐形态?这些都是我们在新媒体文化研究中需要紧迫考虑的问题。”马胜荣表示,元宇宙将是新媒体文化重要研究方向,同时,新媒体文化对未来影响深远,应从当下现象理出相关理论逻辑,才能把握正确方向,不断推动新媒体文化发展。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表示,互联网技术落地中国之后,与中华文明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明样态。要推动网络文明交流互鉴,尊重网络主权和网络文化的异质性,通过互联网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兼顾“长效机制”与“阶段性目标”。

  促进网络文明交流互鉴有哪些途径?谢新洲表示,首先要尊重网络主权和网络文化的异质性,其次要通过互联网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扩大交流的辐射范围,实现全球范围的交流互动,同时,兼顾“长效机制”与“阶段性目标”,不断丰富交流互鉴的渠道与方式。通过加强交流互鉴,以保持文明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应对全球网络文明发展带来的新冲击和新挑战。

  从口口相传到纸张发明,从印刷术推广到电波环绕全球,从电视普及到互联网无处不在,从大数据传输到人工智能,从区块链应用到量子纠缠跨时空感应……传媒从诞生至今,持续谱写着一部波澜壮阔的宏大史诗。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雪野认为,当今时代海量的信息使人对信息的聚焦能力日渐衰退,人的时间被日趋碎片化,市场实现和创新实现不得不聚焦于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时空和创新制度为入口的注意力实现。那么如何实现文化有效传播?王雪野认为,新媒体文化处于科学实践文化生产体系,通过新媒体对受众人群的覆盖,实现文化有效传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表示,元宇宙目前仍处在高速发展当中,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chatgpt所蕴含的技术发展越快,对元宇宙建设本身的促进作用也越大。全球各科技巨头正面向元宇宙作出重大战略布局,全面加强技术研发与产业赋能。同时元宇宙开发平台与创作工具不断完善,各行业面向宇宙理念开展探索性应用。

  沈阳还提醒,工业元宇宙、游戏元宇宙、消费元宇宙、文化元宇宙、旅游元宇宙等都值得关注,“因为这将带来新内容、新形态、新技术,甚至新经济。”

  视频行业竞争加剧。面对短视频的异军突起,长视频平台逐渐被淘汰,目前短视频平台的抖音、快手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快手科技副总裁余敬中和北京响铛铛科技合伙人黄生也来到大会现场,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运营方法。

  余敬中认为,短视频和直播正在赋予更多行业更多增长机会,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媒体可以扮演各行各业服务商、中间商的角色,立足内容与渠道,融入行业与产业,打造宏观层面媒体融合的新空间。

  他表示,新媒体催生各行各业媒介化,其中,短视频已是媒介化主流。视频和直播通过改变传播方式,成为行业融合、产业融合的载体,进而改变行业、产业生态,催生内容生意、内容产业、内容电商时代的到来。

  “全域增长”是品牌增长的必经之路,即品牌通过公域+私域的“全域增长”方式获得品牌快速增长。黄生认为,公域以投放、售后为主;私域则是以销售、售前为主。那么公域赚的是客单价,运用的是流量逻辑;而私域主要是单客价,讲究的是留量逻辑。如何更好地实现私域增长?黄生提出了三个建议:通过提供极致服务,增加用户黏度;加大内容种草力度,增进消费者信任;发布行业白皮书,精准服务顾客,从而实现源源不断地复购,增加品牌价值。

  本次大会还举行了四场专题论坛,围绕新媒体文化与文化自信、新媒体文化与技术创新、新媒体文化与品牌塑造、新媒体文化与直播带货四个主题,展开专题讨论。

  在新媒体文化与文化自信专题论坛上,与会嘉宾探讨如何通过新媒体这个窗口,“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嘉宾们纷纷表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文化自信越来越强,但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还存在波折和困难,要通过新媒体这个“窗口”和“引擎”,坚守一颗中国心,克服文化折扣,善于讲好故事,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全世界。

  新媒体文化与技术创新论坛上,嘉宾们认为,传统媒体需要对技术有极大的敏感性,要打通现有数据和精准用户之间的关系,用新媒体技术把受众对象转化为用户对象,最后转化为产品经营创收的服务对象。此外,新媒体文化影响着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也推动着新媒体文化的发展。“文化+科技”可以提升科技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内容。

  新媒体文化与品牌塑造论坛主要聚焦传统媒体转型,从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再到区级融媒体中心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两江融媒体中心为例,两江新区不仅推动媒体转型,还推动政府宣传体系转型,通过引入中央媒体、市级媒体等与街道、集团公司合作,形成庞大的宣传矩阵,加上两江融媒体中心生产的2万余条新闻作品,每年合计生产4万余条新闻作品,建成起面向全球的“通讯社”式内容生产和发布机制。“两江融媒体中心高度重视数字文化与新媒体文化的发展,以数字变革来推动媒体的全方位变革。坚持内容为王,重构融媒体生产体系、行政体系,建立市场机制,创建赛马比拼工作机制,同时不断探索文字图片内容的智慧生产和数字生产,以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部长、两江融媒体中心主任杜术林表示。

  直播行业从最开始的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到现在的直播带货尤其是短视频直播带货,发展迅猛。但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抓住直播带货这样的新媒体时代产物来提升企业利润仍然是一个难题。直播带货新媒体文化与直播带货论坛上,几位嘉宾分别从平台、主播、企业三大视角切入,畅谈直播带货中的新媒体文化力量。嘉宾们认为,有了良好的新媒体内容,消费者便可以通过产品制作的全流程视角,对原材料处理、加工制作、包装物流等一系列过程实现可视化,从中建立对产品、品牌的信任,吸引到足够流量后,再通过更多手段和措施进一步取得消费者认同感,凝聚品牌影响力,凸显品牌价值,形成文化沉淀。(记者 赵鹏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