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媒体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如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作为传统媒体——报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党报,政策上是党的喉舌,既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形式上又不能像都市报那样灵活,同时又要兼顾报纸的可读性和发行量。如何使报纸具有可读性,特别深奥的道理我说不上来,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作为报纸:内容要丰富、题材要鲜活、版面要新颖。要想做到这一点,不但要求报纸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编采队伍,同时也要和广大受众特别是基层受众形成良性互动,上面有他们所需的信息,所关心的人和事,只有他们爱看了,说明你的报纸才被他们所认可。
但现在往往是媒体与受众间误解与分歧比较大,特别是党报尤为突出。媒体抱怨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自身受限制的地方又特别多,读者看东西太挑剔,参与不积极,稿子质量不高;而广大读者却说党报老高高在上,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一年到头来投了很多稿子,没有一篇能见报的,而且很多稿子在地方媒体、行业报都曾刊登过,为什么到了党报中央级报纸就不行了呢?这样时间一长,党报和基层受众间就形成了一种很难解开的结。其实这是一种误会。中央级报纸除了自身定位较高,对稿件质量要求较严格以外,而且每个版面刊登什么内容一般都有相应规定,但主要还是双方了解、沟通不够。近一两年各中央党报都特别重视与基础受众的沟通,除发行渠道上尝试走进报亭,面向群众外,在稿件的受理上也采用了多种方式,比如在每版的指定位置公布栏目编辑姓名、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发展基层通讯员等,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
说到这,作为广大基层新闻工作者,从思想和观念上也要转变。通过这些年搞新闻培训了解到,我们的一些基层读者在向媒体投稿时针对性不强、时效性差,表现出对所投媒体研究不够等问题。
一般说来,一家报纸机构设置有很多,分工比较明确,且每个版面会有不同的部门负责。但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投稿人在信封上写到××报社收、××报社办公室收、总编室收,还有什么编委收等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各家报纸每天都会收到几百上千封这样的信,被看的几率都不大,更不用说上稿了。
另外,现在媒体都讲究信息的时效性,特别是网络的存在,一个新闻事件刚发生不久,就会被传输到网络上。一个在网络上存在好几天的新闻,通过寄信的方式,就是稿件到了报社的具体部门,也不会被采用,因为他失去了新闻的价值。
所以说作为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当你想给哪一家媒体投稿时,就要对这家媒体进行研究,收集这家报纸近一周或半个月的报纸就足够了。研究一下这家报纸有多少个版面,每个版面编辑是谁,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分别是多少?再分析一下自己的稿件跟哪个版面比较对口或接近,认准后最好是通过电子邮件发过去(时效性强),电话再核实一下收件方是否收到;其次是传真,传真抬头要写明××栏目××收;若前两种方式都不方便,再选择寄信。寄信就要写明××报社××栏目××人收,这样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投稿时要注意区域性会议、单位领导人事迹、政策导向性文章等不宜向中央级报纸投递,也就是说对自己的稿件要有一个定位。
总之,要想提高上稿率,不但要有高质量的稿件,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细心观察和研究的耐心,了解媒体需要什么样的文章,你才能提高上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