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知识 > 网站建设

胡启恒: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中国互联网(上)

发布时间:2023-07-13 07:35   浏览次数:次   作者:小编

  编者按:1994 年4 月20 日,我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20多年来,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是如何引入中国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互联网又是如何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本期特邀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将互联网引入中国第一人”胡启恒院士,为我们讲述她所亲历的互联网往事。

  互联网进入中国已经20多年了。20多年来,互联网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在不知不觉间改变着社会。互联网是一种技术创新的伟大成就,但又非常不同于此前的任何技术创新,它的普及速度远超过历史上其他技术创新,它对社会和人们生活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前所未有。20年前,我在中国科学院所承担的工作,使我有幸见证并亲历了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全过程。现在结合当年的经历和感受,讲述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原因、经过,以及互联网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在讲述互联网接入中国的过程之前,先要对互联网的起源有个大致的了解。互联网跟所有重要的技术发明一样,是在其他技术进步、发展成熟的基础上产生的。电话、电报、无线电、数字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是互联网出现的前提条件和技术基础。有了技术基础,也要有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因为政治和军事的需求向来是刺激科技进步的重要驱动力。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这对于美国来说可谓石破天惊,他们着实吓了一大跳,也感受到了可能落后于苏联的巨大威胁。为了应对这种危机,美国国防部提出,需要一种能抵抗核打击的全国作战指挥系统,有了这种系统,即使在遭受核打击的情况下,美国也能继续保持全国作战的指挥能力。毫无疑问,这是促使互联网产生的一种驱动力。

  军方的需求只是一个方面,对于互联网的设计者们来说,真正影响他们设计理念的是J.C.R.Licklider(里克莱德)——世界公认的互联网先驱和思想奠基人。里克莱德是一位美国科学家,1937年他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后拿到三个学位:心理、物理和数学。他于1950年进入MIT(麻省理工学院),得以近距离接触数字计算机。之后,他以一个非计算机专家的陌生眼光和特殊洞察力,观察和体验计算机。他后来提出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一些设想,对互联网的设计者和缔造者们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他写了一系列备忘录,指出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用互相连接、互相合作的计算机,把人类智能从一些机械重复、逻辑推理等辅助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人类的智能用于真正的创造。他对于人类未来的美好理想,是革命性的、划时代的。

  1962年,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也译成“先导研究计划署”)聘请里克莱德担任领导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里克莱德又写了一系列备忘录,描述他心目中理想的计算机网络状态。现代互联网所拥有的一些功能,当时里克莱德几乎都预见到了,比如,方便的人机界面、图形计算,甚至图书馆、电子商务、在线年,他发表论文《作为通讯设备的计算机》,在世界上第一次指出:计算机不只是用来提高数学计算速度的工具,也是一种划时代的创新思维。

  里克莱德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全球网络的人,他还提出,网络是为全球每一个人服务的,每个人在网络面前完全平等,人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地使用网络;建设全球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高度发达的信息共享、人机合作,使每个人都能够在其他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使人类的智慧充分得到解放。

  里克莱德的思想超越了国家的利益,超越了历史时代,属于一个天下为公的未来世界。他生活在一个冷战的环境,但想的却是如何使计算机网络方便全球的每一个人,而不是用于战争,用于征服别人。他的理想在于使人类的智慧用于更多的创造。他关于人机共生和全球网络的理念,影响着互联网的建设者们,为互联网的设计原则奠定了基础。

  为了纪念里克莱德,2013年,世界互联网名人堂(世界互联网协会ISOC设立的一项关于全球互联网历史的虚拟博物馆计划,旨在公开认可和表彰那些为全球互联网发展和应用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追认他为“世界互联网名人堂先驱”。在我看来,互联网的基因因为受到他的影响,而带有了一种理想主义色彩。

  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整体来看是非常复杂的。但总的来讲,用一个词描述最为恰切,那就是创新——开放、协同式的创新。

  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已经建成了网络,只不过这个网络不是全球的,是美国范围内的。60年代期间,全球各地有许多研究团队彼此独立、平行地在做有关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三个团队的成就比较突出,它们是:美国的兰德公司、美国的MIT和英国的NPL(The 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国家物理实验室)。它们分别解决了异构计算机联网的关键性核心技术问题,如计算机分时远程合作、包交换、网络的检测分析技术等等。1968年,美国国防部正式立项,决定支持这三个团队中的MIT。

  1969年,斯坦福研究院计算机和位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第一个网点之间开始通信,这是现代互联网的第一个网点。到1969年底,这种网点增加到四个。接下来的研究重点,是发展一个功能完善的主机通信协议。只有具备这个协议,网络才能兼容多种不同的结构,形成网间网络。

  我们现在的互联网之所以被大家认可和接受,就是因为它用的是TCP/IP协议(互联网主机通信协议)。从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开发的阿帕网ARPANET到互联网,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引入了开放的架构和网络连接层的协议,也就是现在的TCP/IP协议。

  发明TCP/IP协议的是美国的Vint Cerf(温特·瑟夫)和Robert Khan(罗伯特·康)。1973年他们开始合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产生了奠定了互联网基础的TCP/IP协议。

  但是,互联网工作原理的设计又不是仅凭这两个人的努力得来的,它是在很多信息技术开放、协同创新的基础上产生的。温特·瑟夫和罗伯特·康之所以成功,得益于很多已有的成果。当时,很多人在做平行的研究,比如电子邮件的发送、超文本链接、鼠标的点击、远程登录文件的交换等。可以说,互联网所有的创造发明都产生于知识共享、开放创新这样一个思维,都得益于全球范围的创新接力赛,得益于充分的交流和互为人梯地不断攀升。在互联网产生的过程中,这些互联网的缔造者们同时也创造了一种互联网精神。

  TCP/IP协议产生后,温特·瑟夫和罗伯特·康决定不为此申请任何专利,一旦这个协议已经足够成熟,能够坚强到支持一个大规模网络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个协议向全世界公开发布,让人们免费使用。TCP/IP协议能够在众多的网络协议中脱颖而出,使互联网最终成为全球的网络,跟他们的这些做法有一定的关系。

  2012年,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名人堂仪式上,记者在采访温特·瑟夫时问他:现在互联网已经存在这么多年了,它一直坚立不倒,就算通信、计算机领域有很多技术创新出来,它依然不能被取代,你是不是觉得很意外?温特·瑟夫说,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因为当时我们设计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能够容纳大量的异构网络,协同工作。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网络,只要你使用TCP/IP协议,就可以马上联网,成为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它的精神和思想基础,是超越和包容所接纳的网络具体技术。如果你想建设一段新的网络,只需找到一个接入点,不需要得到任何中央控制环节的批准,就可以联网。整个体系好像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可以自主地延伸。温特·瑟夫把它描述为Organic grow,即“有机地生长”。

  互联网之所以有生命力、能够迅速地蔓延全球,跟这个协议的技术核心和基本思想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知道,使互联网真正强大的,不是摧毁和消灭,而是超越和包容。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发展,计算机联网成为当时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我国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于高速计算机也都有迫切的需求。为了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国家计委决定在中关村建设计算机网,共享高速运算能力。于是,诞生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NCFC(National Computing-and-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该项目旨在把清华校园网、北大校园网和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中关村的40多个研究院所联成一个网,共享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世界银行向国家计委贷出420万美元。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笔不大的款项,但在20年前,应该算是一笔巨款。国家计委决定用招标的方式来确定负责单位,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三家单位努力竞标,最后科学院中标。在国家计委宣布评标结果前,我去找国家计委负责这个项目的张寿副主任。我对张主任说,你一定要做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要是有人跟你搭关系,谈些别的事,你都不要听。张主任说,放心吧,肯定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最后,中国科学院凭0.7分的优势胜出,主持这个项目。

  计算机要联网,也促成了人必须要合作,需要跨部门组成一个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除了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还有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参加。因为中国科学院主持这个项目,我又是科学院分管这个项目的副院长,所以由我担任管委会主任。这些单位都很关心NCFC项目,大家都意识到,如果NCFC建好,对科学研究来讲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因为管委会是跨部门的,很多相关单位的领导都要参加,所以对管委会的工作,我特别认真谨慎。我首先去拜访了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朱开轩教授,向他汇报情况。朱主任说,虽然我们两个大学不太服气,但是你放心,工作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你就放手干!管委会决定的事,不必所有都来向国家教委汇报,我们都支持你!总之,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这些单位的领导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NCFC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三个校园网,然后再建一个主干网,把三个校园网连接起来。至于主干网用什么标准,当时管委会采纳了以钱华林(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研究员)为首的技术团队的建议,采用当时已经成型的TCP/IP协议。到1993年底,NCFC项目的网络建设基本完成。

  该项目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装备超级计算机,作为网络上的公用资源。但是,这个任务受到了阻碍,原因是巴黎统筹会控制中国进口高新技术。

  NCFC管委会认为,既然我们已经建成了中关村计算机网,又无法购买需要的超级计算机,那就不如趁此机会考虑国际联网。这不仅符合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方向,也是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国际合作的实际需要。于是,管委会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决定进行国际联网。但是,过程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而是困难重重。

  第一,NCFC项目的任务书里并没有国际联网这一任务,国家对我们也没有要求。国际联网只是NCFC管委会“一厢情愿”的事情,是一个自选课题。

  第二,世界银行给我们的贷款,只支持我们建成一个主干网,然后把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三家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共享超级计算机,像国际联网这样的事情,不在他们贷款的支持范围内。所以我们接下来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如果国际联网,我们需要自筹经费,420万美元的贷款和国家计委的拨款我们不能使用。

  第三,因为NCFC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按照世界银行的规定,国际专家组要不断地来中国检查。专家组只认可NCFC项目书上的内容,不关心我们国际联网。他们认为,我们的校园网都建好了,应该赶快去买一个主机,任务就可以完成,就可以结题了,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联网呢?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国际专家组每次来中国检查,都对我们有一些批评意见,我们没有办法,只好接受批评,暂不改正。

  第四,要进行国际联网,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要租用电话线。电话线是电信的基础设施,当时邮电部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收费制度有严格规定,一家用一根电话线,如果你要把你的电话线两家共用或者出租给别人,就要两倍、三倍甚至更多倍对你收费。因为这个收费制度,我们再三地去跟邮电部解释,说互联网本身是大家资源共享,中国科学院租了这个线不只是科学院自己用,我们要跟清华、北大共用,还有北航、北理工大学,它们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也都要求上网,所以我们租用这个电话线是要给多家单位共用。邮电部说什么也不理解,说这跟它的制度不相容。

  第五,美国对中国要接入它的主干网心存戒备。美国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会“窃取”它的军事机密。到1993年底,我国接入全球互联网的所有技术问题都已基本解决,但钱华林跟我说,不知什么原因,网络就是不通。后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我们得知,中国之所以接入不了世界互联网,是技术以外的一些障碍。尽管当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心照不宣。

  2013 年7 月5 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京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曾担任一至三届理事长的胡启恒院士(左)被授予“中国互联网协会荣誉会员”

  尽管困难重重,但管委会大家一条心。国际联网的经费,由国家科委高新司、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自愿分担;在我们多次拜访商谈之后,邮电部也破例允许我们以正常价格租用国际信道。最后,还需要设法解决美国方面的问题。为此,中国科学院正式向国务院报告请示,很快便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副总理、宋健国务委员、、罗干,都在报告上签了字。1994年4月初,我趁去美国开会之便,拜访了美国主管互联网的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负责人,说明NCFC的性质、国际科研合作对互联网的迫切需求,以及我们联网的目的。最终,我们达成共识,美国同意我们接入互联网主干网。

  1994年4月19日深夜,在NCFC的机房,当夜值班的一位年轻工程师李俊,忽然发现自己能进入世界互联网了,他喜出望外。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忽然发现自己能联网了,美国互联网上的一些东西我都能看到了,我兴奋得简直难以形容。”他欣喜若狂,还说:“我是中国进入互联网的第一人!”据他讲述,当晚他还留了一个心眼儿,没有打电话给任何人,连领导也没有告诉,想自己先玩一会儿再说,第二天上班才向领导汇报。这听起来虽然很有意思,但也可见当时我国科研人员对互联网的渴求。由此,1994年4月20日,被正式认定为中国开通全球互联网的纪念日。

  虽然接入国际互联网不是国家给我们的任务,但是当我们迈出了这一步,还是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承认。全功能接入全球互联网在1994年被我国媒体列为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不过,从互联网引入中国的过程也可以看出,互联网进入中国,确实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上了康庄大道。

  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后,为了适应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在中科院原有的计算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即CNIC(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IC成立后,受命完成中国国家顶级域名服务器的设置,使得中国顶级域名始向国内网民提供域名注册服务,并于1997年经政府主管部门授权,正式建立中国互联网国家顶级域名运行服务机构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说起中国顶级域名.CN,背后也有很多故事。互联网进入中国前,中国顶级域名.CN,一直在德国的卡斯鲁尔大学,由佐恩教授替中国义务管理。因为当时中国没有任何单位,能够去操持我国怎样进入互联网的这些事。北方计算机研究所(隶属于兵器部)有一位王运峰教授,因为早年留学德国,改革开放以后,他领导的团队开始跟德国卡斯鲁尔大学的佐恩教授合作。1990年,在佐恩教授的帮助下,中国顶级域名.CN在全球互联网根服务器上成功注册,并且域名服务器被放在了德国的卡斯鲁尔大学,由佐恩教授义务替中国管理。

  1994年,又是在佐恩教授的配合帮助下,我们把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移回了中国。1997年经政府授权后,由CNNIC向全球正式提供.CN的域名服务。

  为建立中国的域名体系,我们当时邀请了很多国内有关专家参加此项目。其中有钱天白,他是王运峰先生的助手,一个年轻的工程师。他被我们邀请来后,以NCFC管委会的名义,进行了很多工作,比如参加互联网国际学术会议、参与设计中国的域名体系、帮助顶级域名服务器移回中国等。钱天白和NCFC以钱华林为首的团队合作得非常愉快,被誉为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二钱”。非常可惜的是,钱天白英年早逝,没有看到互联网在中国真正的灿烂辉煌。

  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除了NCFC团队以外,很多科学家、工程师对互联网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成果不菲。

  比如,早在互联网进入中国前几年,国内就已经有人在使用电子邮件。其中被全国网民熟悉并记住的,是1987年王运峰团队发出的以《跨越长城,走向世界》为主题的电子邮件。这被誉为在中国成功发送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早在这以前的1986年,我国就已经有人在使用电子邮件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吴为民教授,是一位从美国回来的科学家,他所率领的团队在1986年就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沟通了电子邮件。当时他们需要跟CERN交换大量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都用打长途电话的方式进行交换,费用太贵了,所以他们在网络传输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从1986年成功运用电子邮件之后,他们就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来沟通、共享文件。高能物理所发给CERN的邮件可能因为没有任何人文色彩,被网民忽略,网民只记住了一封《跨越长城,走向世界》的邮件。

  虽然大家都一致认可中国第一个实现全球互联网全功能连接的是由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组成的三角网NCFC,但是除了NCFC团队以外,当时确实还有很多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研究、教育机构和企业都为互联网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做了很多铺垫性的工作。

  NCFC建成后,各高校和中国科学院都分别把自己建设的北京的网络向全国范围扩展。1995年5月,中国电信开始筹建全国公用的计算机互联网、骨干网Chinanet,并在1996年正式开通服务。到这时为止,互联网才可以说基本上开始了在中国的安家落户。

  互联网能进入中国,除了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努力外,国际互联网大家庭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也不应被忽略。1994年以前,国际网络界学者、专家以及科技界人士在许多国际会议上,都公开发表意见,支持接纳中国加入互联网。美国国家科学院副院长甚至为了支持中国的加入,亲自向美国政府施加影响,这些都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