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一种融合了金融服务和数字技术的行业,它利用互联网和相关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来提供、优化和扩展传统金融服务。这个行业的主要服务包括在线P贷款、网络众筹、虚拟货币、在线保险、网络证券交易和机器人理财等。
根据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等十个部委共同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金融互联网:传统金融业务在线化,例如网上银行、银行、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
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形式:互联网信托、互联网信贷、众筹融资、供给链金融、社交化选股投资平台等;
基于电子商务、广告等平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电子商务平台和广告销售平台已经形成信任性强、互动频繁、粘性度高的生态圈,基于此形成的互联网金融圈比传统的金融业务产业链条更为严密和结实。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主要特点是高效、便捷、透明和包容性强。它不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降低了交易成本,还通过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技术,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此外,互联网金融还能够覆盖到传统金融服务无法覆盖的地区和人群,从而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去中介化: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不需要通过银行或券商等中介,优化资源配置;
平台开放,信息对称性强:网络信息更新更加及时,消费者和金融效劳提供商之间地位更加对等;
大数据作用突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信息积累和挖掘优势,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客户群规模大,甄选客户对象本钱低;
交互式营销:通过互联网平台,消费者和金融效劳提供商共同参与到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都是老板;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全球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萌芽期(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在这个阶段,互联网开始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创新的公司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例如,PayPal等公司开始提供在线支付服务,E*Trade等公司提供在线证券交易服务。这些初步的尝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长期(2008年至2014年):这个阶段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期。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金融开始从一些边缘领域(如在线支付和电子交易)扩展到更广泛的金融服务领域,包括贷款、保险、资产管理等。在这个阶段,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如Lending Club、Square和蚂蚁金服等。这些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更便捷、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
成熟期(2015年至今):这个阶段是互联网金融的成熟和深化发展期。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始进入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领域,如智能投顾、区块链支付和保险科技等。同时,全球对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也大幅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创业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进入这个行业。
在地域分布上,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展,但各地的发展情况和重点领域有所不同。例如,美国和欧洲的互联网金融主要集中在支付、贷款和投资领域,而亚洲(特别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则更加注重移动支付和P2P贷款。此外,非洲和拉美等地也在移动支付和微贷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起源于1997年,历经近20年的演变,现已进入调整期。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1)萌芽期(1997-2004年):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互联网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网上银行,为其品牌推广和客户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此后,网络证券交易在中国得以开展,拓宽了投资者的交易途径。2000年,中国人保和其他保险公司纷纷开设全国性网站,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2003年,阿里巴巴集团创建了“支付宝”,这是中国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它的独立运营标志着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萌芽。
(2)启动期(2005-2012年):这个阶段互联网金融开始迅速发展,表现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逐渐出现和业态的多元化。第三方支付平台如财付通、壹钱包等相继成立。网络借货平台开始兴起,吸引了大量互联网创业人员介入。证券与保险领域也开展了一系列互联网产品与服务,如网络开户服务和移动端销售渠道等。
(3)成长期(2013-2015年):互联网金融业态日渐丰富,市场垂直化程度加深,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开启了互联网理财的新篇章。互联网消费金融和互联网保险等新型业态相继出现,驱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4)调整期(2016年至今):在快速成长后,互联网金融行业于2016年进入调整期,政府开始加强对网络信贷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等互联网金融细分业态的监管。一系列监管政策相继出台,对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证券等领域进行大范围排查,严格治理不规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以维护行业的长期稳定。在此环境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深化技术研发,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运营效率,以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
创新驱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正在受到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的推动。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也为金融服务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例如,人工智能正在被用于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区块链正在被用于支付和证券交易,大数据正在被用于信贷和保险定价。
全球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不同地区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趋势,如移动支付的普及、P2P贷款的发展、在线保险的兴起等。此外,全球化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合作机会,例如,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正在通过跨境合作和海外扩张来寻求增长。
监管加强: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正在加强对这个行业的监管。一方面,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防止金融风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合理的监管也可以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行业整合: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行业内部的竞争也在加剧。一些大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并购和合作,正在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业务范围。同时,一些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在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合作,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自2021年起,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无序增长的时代已经落幕。包括P2P业务在内的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业务,如网络小额贷款、互联网存款和贷款等,都已经步入了监管的轨道。在这期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机构,对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了专项审查与整顿。
此外,监管部门不仅发布了针对整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加强了对其全业务的指导和规范,同时也细化了对互联网金融生态链上下游相关产业的监管。例如,对于金融大V、直播相关业务、数据管理等细分领域,监管机构同样出台了相关的治理规则。
随着普惠金融政策和消费升级政策的持续实施,大量的信贷融资需求逐步被激发出来,这将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提供动力。据预测,到202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交易额将有望突破500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关。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产业链由基础设施层、业务层和用户层构成。基础设施层包括支付清算体系、金融 IT 设施、征信系统,业务层为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用户层包括个人用户、企业用户和金融机构。
网联清算和中国银联是中国唯一持牌的两家支付清算机构,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资金清算服务。在传统的支付业务中,中国银联的清算模式业务流程为“收单一转接一清算”,涉及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清算平台三方,三者按照7:2:1比例进行分成,即中国银联的手续费收入占所支付清算金额的 10%。
金融 IT 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是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互联网金虫高速发展大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 IT 设施服务需求显著提升。
征信系统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的安全基石,应用于互联网信货融资领域,以及部分反欺诈、身份验证、信用决策等场景。征信行业形成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主体,民营企业、个人征信机构为辅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掌握 80%以上信息数据资源,其中在个人征信领域,中国人民银行运维的征信系统对中国持牌金融机构放贷业务实现了全覆盖。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包括支付、投资理财、信贷品资、网银四种类型。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力资金供给端,以消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业务,满足大众消费升级和资产增值需求。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业务类型多元,不同业务下的用户画像具有差异性,而年轻化是互联网金融用户的集体特征。
此类机构通过对电商交易商户收取佣金、提供电商平台解决方案、利用交易沉淀资金的利息等方式实现盈利。收益形式主要包括接入费、交易手续费、技术服务费以及沉淀资金利息。其核心商业模式是在买方购买商品或服务后,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款项支付,由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卖方货款已到达,卖方交付货物或服务后,第三方将款项转至卖方账户,从而完成交易。在此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起到了增强信用和转移交易风险的中介职责。
互联网银行专注于支付、信贷和理财等小额且高频的业务领域。私人互联网银行通常采用“一行一店”的经营模式,其吸纳存款能力相对较弱,核心收入主要来自贷款业务的利息差和代销理财产品产生的手续费与佣金等。直销银行则是在传统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利用线下网点进行存款、贷款以及贵金属、保险等金融产品销售。
根据服务内容和运营模式的不同,中国互联网证券行业的盈利模式呈现多样化。此类平台可划分为传统券商线上平台、纯互联网证券平台和互联网金融资讯平台三种类型。传统券商线上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财富管理业务和投资管理业务,包括证券交易佣金、证券交易手续费、利息收入、管理费、业绩表现费、投资收益等。纯互联网证券平台的主要收入来自证券交易佣金、手续费、利息收入和会员费等。互联网金融资讯平台的盈利模式则包括B端的广告收入和平台导流,以及C端的证券经纪交易、证券交易信息资讯内容服务和会员费等。
由于保险牌照和互联网保险牌照的准入门槛较高,大多数互联网保险公司选择与已有牌照的保险机构合作或为其提供服务,通过网上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互联网保险行业已经发展出面向不同对象的商业模式,新兴公司专攻某一种模式,而平台型企业则兼具几种模式。
服务商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分期手续费、逾期罚息、通道费用以及其他服务费。消费者选择分期付款时会产生分期手续费。当消费者逾期未还款时,需向服务商支付罚息。另外,服务商还可以从各种垂直领域的场景服务平台获取通道费用。服务商还可以通过提供最低还款等服务收取其他服务费。
对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各个专利申请人的专利数量进行统计,排名前十的公司依次为:科陆电子、沃尔核材、飞天诚信、海能达、大北农、鸿利智汇、海联金汇、桐昆股份、新大陆、诺普信。
在2021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再不复其早期“野蛮生长”的发展模式。P2P业务已告终结,网络小额贷款、互联网存款以及贷款等多元化业务均已纳入规范的监管体系之中。诸如蚂蚁金服等大型互联网平台金融企业,已经成为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外汇局的专项整治对象。国内监管部门密集发布了一系列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纲领性和规范性制度和文件,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生态链的上下游产业及其关联领域,如金融大V、直播相关业务、数据管理等,都制定了详细的治理规范。
总的来看,当前对互联网平台金融领域的监管策略呈现出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特点,对数字化生态业务的管理则体现出由点及面、形成体系的特性。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央行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全面完善金融领域的监管规则体系,坚决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之列,强调所有金融业务必须持有相应的许可证才能运营。
表 2021年至今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政策文件/讲话/指导/标志性事件
1. 收益分析:分析应深入了解企业的收益结构,包括收入来源、收入构成及其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此外,对收入的增长趋势、不同产品线或业务部门的收入贡献也要进行评估。
2. 成本和利润分析:要详细解析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水平。这涉及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比例,以及这些成本如何影响利润。重要的利润指标,如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等,也需要进行评估。
3. 资产和负债分析:主要研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理解企业的资产构成,例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以及负债构成,包括长期负债、短期负债和递延收入等。资产和负债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分析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4. 现金流分析:深入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以了解公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而言,运营现金流和融资现金流的分析尤为重要。自由现金流量也是一个评价公司财务实力的重要指标。
5. 财务比率分析:使用财务比率来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应用的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股东权益回报率等。
6. 风险评估: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特殊性,存在诸如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技术风险、法律和监管风险等独特的风险。因此,需要评估这些风险如何影响公司的财务表现和未来发展。
在具体实施分析时,根据企业的特定业务模式和行业环境,各项分析方法需灵活选择和应用。
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企业价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红利折现模型、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无杠杆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净资产价值法、经济增加值折现模型、调整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账面价值法、清算价值法、成本重置法、梅特卡夫估值模型、PEV等。
近年,互联网的卓越发展给经济领域带来了深远影响,同时催生了全新的网络经济模式。这一进程进一步推动金融领域快速蓬勃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它为金融领域塑造了一种新兴商业模式,这对网络经济及企业业务的维护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可被视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催化剂。新兴技术,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引发了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与金融领域的全面深度融合,大幅度削减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尤其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精细化的金融服务,实现了信息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为风险分散、资金优化配置、高效智能金融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国内经济领域,大量的小微企业正处在一个边缘经济实体的地位,多数位于贫困或落后的地区。由于融资渠道的狭窄、信誉度的低下和经营风险的高度,这些实体难以获得传统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然而,他们对构建普惠性的互联网金融系统的需求却是强烈的,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服务和资源,显著展现出其普惠性特征。在此环境下,所有的小微企业和创业个体都可以充分参与,无需担心经营规模、信誉等级、企业类型、风险和年龄等因素的限制。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为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他们能够充分参与金融活动,实现了家庭经营所必需的资金支持,并确保了农村家庭财富的保值与增值。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阿里巴巴、京东等行业的先驱者和实践者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这些企业开始深入研究金融领域。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饱和,互联网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运营项目,以实现转型和升级,这也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持续渗透、拓展和延伸。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领军企业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已经进一步开拓领地,或与金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或设立金融子公司,或拓展金融服务,其金融业务的范围和规模都在快速扩大,并覆盖了银行、基金、贷款等金融领域,形成了具有全金融业务的大型集团。
在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程中,国家的宏观政策扶持和金融监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金融领域在当前经济中的关键地位,国家对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一直保持严格监管,导致传统金融发展留下许多市场空白。因此,国家和政府部门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期望通过它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扩大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资金和资源。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宽松的监管激活了小微企业的创新和创造力,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
(1)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的资本运作和风险掌控力较差。例如当余额宝开展到一定的体量,流动性管理压力会明显加剧。一旦出现大规模赎回,能否保证足够的流动性是一道难以防止的现实考题。
(2)和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公司对于资金的来源和流向监控方面比较弱。在网络贷款平台上信用卡资金可能透支用于借贷,易使网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民间资金可能通过网络贷款平台流入限制性行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3)P2P贷款行业缺乏统一的征信标准,易出现个别用户多平台借贷、过度负债的情况。目前由人人贷,融360等企业组成的网贷联盟即是针对这一现象做出的自发性调整,但是距离参加央行征信系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路途尚远。
1. 互联网巨头,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它们以支付平台作为市场切入点,依托其庞大的用户流量和行业资源,逐渐涵盖了各类特色化的金融业务,包括投资理财、保险和小额贷款等,以此确保在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份额。举例而言,蚂蚁金服通过支付宝进军市场,而腾讯则是通过财付通实现市场布局。
2. 传统金融机构,如平安保险、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泰康保险等,他们通过线上平台转化线下网点的存量用户为网络流量,以其深厚的金融背景和专业团队,在产品设计及金融数据积累方面具有优势。然而,由于其固有的组织架构和技术研发实力不足,传统金融机构在数据运用上的效率较低,其创新金融产品与业务的发展也受到一定限制。
3. 互联网金融初创企业,例如众安保险、富途证券等,这些企业主要通过垂直化产品切入互联网金融市场,积累大量用户数据、语料信息等,在某一特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领域具备优势,如众安保险专注于保险业务,富途证券专注于互联网证券领域等。
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持牌经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市场认可和监管支持,因此,牌照资源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具备牌照资源优势的企业,可能面临并购或退出市场的命运。
在严格监管的大背景下,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依靠其品牌和信誉优势,以及牌照资源,规模不断扩大,并不断增强科技赋能,优化互联网金融服务及拓展科技输出服务,从而提升其核心技术竞争力。
(1)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的竞争。导致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几种:
某些企业为了规模经济的利益,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均势被打破,产品大量过剩,企业开始诉诸于削价竞销。
(2)互联网金融行业顾客的议价能力。行业顾客可能是行业产品的消费者或用户,也可能是商品买主。顾客的议价能力表现在能否促使卖方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务。
(3)互联网金融行业供货厂商的议价能力,表现在供货厂商能否有效地促使买方接受更高的价格、更早的付款时间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互联网金融行业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竞争对手指那些可能进入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它们将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分享已有的资源和市场份额,结果是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售价下降,行业利润减少。
(5)互联网金融行业替代产品的压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满足同样需求从而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竞争压力。
(1)陆金所[LU]:全称上海陆金所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集团旗下成员,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8.37亿元,总部设在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陆家嘴。陆金所是上海一家通过国务院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2)蚂蚁集团[蚂蚁金服]:注册于浙江,隶属于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CEO彭蕾。蚂蚁金服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2020年7月蚂蚁金服正式更名为蚂蚁集团。
(3)财付通: 注册于深圳,隶属于腾讯集团,成立于2006年8月,注册资本10亿元,董事长马化腾。财付通致力于为互联网用户和企业提供在线支付服务。据财付通官网显示,财付通服务的个人用户已超过2亿,服务的企业客户也超过40万,覆盖的行业包括游戏、航旅、电商、保险、电信、物流、钢铁、基金等。结合这些行业特性,财付通提供了快捷支付、财付通余额支付、分期支付、委托代扣、epos支付、微支付、等多种支付产品。
LendingClub Corporation 是一家美国的P2P借贷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年由Renaud Laplanche创立,他的初衷是创建一个更透明、高效的借贷市场。
LendingClub的运作模式是,通过其在线平台,个人或者企业可以向其他个人或者企业提供借款,降低传统金融中介的成本,并且可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利率。借款的目的可能包括信用卡债务整合、家庭装修、医疗费用、创业等。
LendingClub的业务模式受到了监管的重视和认可。2008年,它成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的公开发行的公司,标志着P2P贷款被正式接纳为一种新型的证券。
LendingClub在2014年12月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这是P2P借贷行业的里程碑事件。
纳斯达克(Nasdaq),全称为“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是美国的一家电子化证券交易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证券交易平台之一。它由美国全国证券经纪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缩写为NASD)创建,并于1971年2月8日开市,是全球首个电子化的股票交易市场。
纳斯达克最初被设计为一个自动化的报价系统,它能为经纪商提供迅速获取报价的方法,从而取代了需要在交易员之间传递纸质订单的传统方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并为更广泛的参与者提供了交易的机会。
此外,纳斯达克还提供一系列的交易和市场服务,包括交易、结算、交易技术、信息服务和公司服务。它在全球拥有多个市场,服务范围涵盖全球股票、期权、期货、衍生品、商品、结构型产品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
首先,互联网金融业将进一步走向多元化。随着科技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日益复杂化,新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将不断涌现。从支付、借贷、保险、证券交易到财富管理,无一不在互联网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趋势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其次,科技将是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科技将在金融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将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使风险控制更加精准。特别是在财富管理、风险控制、反欺诈等环节,科技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互联网金融的合规化进程将加速。随着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关注度提高,行业合规化趋势日益明显。监管机构不断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强化风险防控,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互联网金融公司必须注重合规,构建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
综上所述,未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是一个多元化、科技驱动、严格合规的行业。公司们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要充分应对监管压力,确保业务的合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