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存在即合理?德培直播文字稿
问:还是关于拼多多的问题,这位朋友一定要问您这个问题。他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拼多多重复了十几年前淘宝的故事。他月初回老家观察到微信让很多中年人第一次上网,拼多多让很多低收入者第一次网购。他发现虽然老家有很多人在用拼多多,但只有一个人在抱怨质量不好。所以,他说穷人的钱不给拼多多,也会给其他的售卖山寨货的街边小店。这个事情的道理是在那里,但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 他认为这个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不好说,想听一下您的看法。
答:这个事情,我化繁就简。首先在互联网网购信息越来越透明、光速传播的背景下,会加速那些制假、造假或那些伪独角兽曝光的速度。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行为也有自己的升级过程。在这个升级过程中,我认为时间代价在压缩。
过去如果说在某一个县、某一个市出了问题是无所谓的,现在联网了以后就会快速传播。所以我也奉劝那些拼命挤破脑袋制造概念想上市的那些人,如果你没有对得起消费市场的经营模式或者真实可信的产品质量,那找死的速度也会蛮快的。我这句话不是针对拼多多讲的。
总而言之,中国在目前这个历史阶段,可能会比发达国家压缩。因为中国在互联网网购上的发展速度是世界最快的。如果怕上当,比如旅游就可以上网查查,选择评价多的、评分高的。
现在国家对网站的管理也是越来越厉害。现在有一些买了产品上当的,就是因为有些平台许多置顶的,竟然是竞价排名。也有网友说,王老师你的粉丝也不多啊,我告诉各位,每天都有人忽悠我花7元钱就可以增加1万个粉丝,这有什么意思呢?但有些网站竟然真的就这么干了,那政府就要出来规范,如果规范到位的话,我认为这个上当受骗的过程会压缩。
问:追加的问题——有的人挺拼多多,也有很多批评拼多多的声音,这其中有这样一种说法,现在这样的媒体环境,话语权还是在北上广这些地区网友的手中,您怎么看这个背后阶层的问题?
答:虽然消费状况有不一样,但如果照这个说法,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消费发展比较早,对商品的要求比较高,内地的要求相对低一点,似乎对商品有的苛求、有的宽容。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货真价实的服务。
第一,我认为有这种现象很正常。第二,应该向谁看齐呢,还应该向发达地区看齐嘛。这个话题我也不回避。没办法的,中国要向发达国家看齐,中国的落后地区要向发达地区看齐,这是没的说的。
问:如果人民币今年贬值7%以上,那么如果以美元计算GDP的话,中国今年是不是就是负增长了?这对中国会有影响吗?
答:这句话很有意思。对于GDP,有的时候高一点,有的时候低一点,我们也不必过于较真。当然GDP是有一个统计口径的。以人民币计算的GDP还是能看出来有一个历史的比较性。如果用汇率计算,那汇率高了我们今年增长达到90万亿了。如果用一个贬值的呢?
我在这里话分两头,如果你真的要知道你的GDP是真的增长,还是负增长,还是应该用原来可比较的口径。可比较的口径当然是用原来的人民币计算了。
而汇率这件事情,其实特朗普比我们这位提问的朋友可能更郁闷。特朗普前两天说,人家都开始和我玩了,欧洲的欧元、中国的人民币都开始贬值了。我开始收人家的税,人家那里一贬不就把我的武功给卸掉了吗?我收人家多少税,人家贬掉多少,不就对冲消掉了吗?美国的美联储还只知道宣布一年要2次加息。美元在一个升值的通道中,我怎么才能把商品卖向全球?我的贸易逆差如何会缩小?
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朗普还有这一说。这是一种状况。我估计人民币的贬值目前还主要是贸易战的恐慌心理预期。
我们国家为什么就是不出手?我也很坦率地说,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被贸易战的形势所迫。但是中国的外汇汇率,已经有了一个公开的公式,中间价+一揽子货币,外汇交易市场一天允许波动2个百分点,第二天开盘用中间价,一揽子货币包括欧元、英镑、日元等,考虑的不是只有美元。比如一揽子货币是十张货币,十个不同货币汇率牌价的中间价,要参考。第三个是逆周期因子。如果市场上出现了做空人民币或做多人民币,政府就会出政策对冲掉。
为什么现在没出招?我认为还在央行的忍受范围内或者在他的意图范围内。我认为,人民币是不可能失控的。我刚才提到了,如果贸易战打到痛的不得了,伤筋动骨,四梁八柱都受到损害,那么极端的实例也有,或许会达到1美元兑7.5元人民币。但是现在我也倾向于认为,这样的状况是属于小概率事件,相对的概率较小。
问:关于疫苗。疫苗事件有点像之前的奶粉事件。请您谈一下未来的走势,会不会进口疫苗越来越多。
答:这件事情其实最紧张的是香港。现在到香港去打疫苗的人是越来越多,多到什么程度?多到后面挂一个零。当然公立医院的疫苗管控,主要是为本地居民服务的,非香港市民是有额度的,额度用完就不给了。那么现在私人医疗机构是没有这个限制的。所以私人医疗机构一下子增加了好多。打个比方,原来每天10个人,现在竟然后面挂个零。那就太恐怖了。好多香港人就讲,会不会像当时奶粉那样,奶粉买多了就采取限制。
我认为道理很简单,如果多到香港承受不了的话,真的会限制。这是我讲的一个观点。女性去香港打宫颈癌九价疫苗好像已经是一种“风尚”,并且已经蔓延到小孩。另外一个就是进口替代。进口替代这个势头为什么会发展?我们看那个癌症的药,《我不是药神》里有一个格列卫,格列卫这个类似癌症的药,现在我们国家就是加快引进,国务院专门开专题会议,零关税加快引进。
有些省市的医院前些年说:一样的疫苗,就是不进口,就是要确保国产的。当然网上也有质疑的声音,这其中是不是有利益勾兑的问题。
总而言之,我认为会加大疫苗进口替代的步伐。同时,也要对国内的疫苗生产加强管理。我预判,今后疫苗的生产估计国企的权重会比较大,或者那些规范的民营企业、上市企业、公众型的企业会概率比较大。
一方面是生产集中,另一方面监管也集中。甚至在采购方面,今后不排除由计生委出面进行量大面广的集中采购那些针对婴幼儿小朋友的疫苗,来压低价格,或者是确保双方的合理界面。
如果一味地像网上说的出问题就罚他个倾家荡产,把他抓进去,让他全完蛋,反而不利于问题的根本性化解。
美国出现过这种情况,惩罚很厉害,结果疫苗厂越来越少,少到后来几乎没有竞争了,然后就垄断了,价格就上去了。疫苗的价格上去了,老百姓回过头来又受不了了。所以政府在今后可能会有一段时间要大量的寻找进口来替代。但是假以时日,我们国家又会寻找到其中的均衡点。
以上是本次直播中对拼多多、GDP、疫苗等相关问题问答的文字稿,收看对应视频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