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年声〡李迎新委员:建议各平台将“青少年模式”更名为“未成年人模式”
两会青年声〡李迎新委员:建议各平台将“青少年模式”更名为“未成年人模式”
“仅有53.3%的未成年人使用过‘青少年模式’,近六成认为‘青少年模式’用处不大。”
今年上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带来了《关于完善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的提案》, 她向《中国青年》记者提供了一组调研数据。
截至2021年6月,接触过短视频的未成年人已经达到七成以上。81.8%赞同“现有的‘青少年模式’还需改进”,42.4%认为“开启‘青少年模式’会使上网不开心”。
近年来,全国多地发生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虚拟充值消费等纠纷,引起社会热议。由于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尚未成熟,自制力和分辨力较差,极其容易被网络直播的绚烂所吸引,未成年人高额打赏主播事件频发,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给公众敲响了警钟。
如何让青少年真正受益于“青少年模式”成为大家思考的问题。李迎新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短视频平台为了规避责任,将“青少年模式”进行“一刀切”,内容推送简单幼稚,以动画片、简单的拼音、字母学习等内容为主。调研中,一位学生说:“确定这不是幼儿园模式吗?我都14岁了,进入‘青少年模式’,让我看的是‘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对此,李迎新委员表示,让青少年真正在“青少年模式”下有收获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李迎新委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将“青少年模式”更名为“未成年人模式”。 当前各平台使用的“青少年模式”主要保护对象是未成年人,而不是更广义的青少年群体。应进一步调整和明确该模式的年龄定位,限定在18岁以下,这既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对象相适应,也符合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有关规定。建议有关部门指导各平台将“青少年模式”更名为“未成年人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针对性。
二是统一“青少年模式”设置标准。不同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的设置情况五花八门。有的平台“青少年模式”入口不明显,进入使用十分烦琐,但关闭退出却很容易;有的平台“青少年模式”技术门槛太低,轻易就被破解逃避;还有的平台至今未上线“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人可以直接浏览不适宜内容,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强制性标准,规定“青少年模式”必须具备时间管理、消费管理、内容管理、安全管理等基本要素,强制所有短视频平台设置“青少年模式”,一键快捷进入。同时,尽快全面完善电子身份认证系统,防止未成年人通过借用成年人身份信息绕过“青少年模式”,织密筑牢保护网。
三是鼓励平台丰富完善“青少年模式”功能。游戏、购物、阅读、学习、直播等不同类型网络平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往往各有侧重,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学前儿童与学龄儿童、儿童与少年,对网络保护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青少年模式”不能一刀切,建议各网络平台在国家“标配”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完善,设置不同的防护模式,使用个性化名称,拓展更多功能,形成“1+X”的“青少年模式”。
四是丰富“青少年模式”内容池。多数“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池比较单调枯燥,有的平台为了规避责任,直播部分直接显示“暂时没有匹配内容”,影视剧频道只有适合低幼儿童的动画片,也有的以学科内容为主,只有大量奥数、单词、拼音等内容。建议丰富“青少年模式”内容池,既要注重网络平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也要维护未成年人休闲娱乐的权利,应结合未成年人的发展需求,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个人和企业创作、传播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动有趣的内容产品,让孩子们喜闻乐见,更加愿意使用“青少年模式”,并且从中受益。
原标题:《两会青年声〡李迎新委员:建议各平台将“青少年模式”更名为“未成年人模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