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业务与IT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李小龙说:你把水倒进杯子里面,它就是一个杯子;你把水倒进一个花瓶里面,它就是一个花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适应的能力。人就是从因为能够适应才能活下来嘛,恐龙就是因为不能适应,所以他们现在不是地球上的霸主,我们才是。”面对激烈变化的商业环境和市场需求,侨鑫集团的执行总裁助理兼信息中心总监张志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力者。只是在他看来,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总是应该保证业务与IT的同步转型:“数字化转型有两个部分,业务转型与IT转型一定要手牵手一起走,谁先谁后不重要,最主要的是找到一个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一个有效的变革。你要存活下来,你就要能够适应,上善如水。”
随着数字化转型成为目前整个商业领域最大的讨论话题,数字化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是在讨论“要不要”这一类的必要性问题,而是改成讨论该如何实施才最大程度地保证变革的过程更平稳、效果最明显、收益最可考量。而在这一过程中,业务与IT之间的关系,依然存在如何协调、谁驱动谁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最根本的技术逻辑,更是关系到具体转型过程中的方法论。
“中国企业在数字还转型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挑战,例如包括认知错位的挑战、阶段不清的挑战、组织结构调整的挑战、绩效评估的挑战、预算不足的挑战……” IDC中国区副总裁加首席分析师武连峰日前在“2018 IDC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暨第三届中国数字化转型领军用户颁奖典礼”上的主旨演讲,事实上是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强调了中国企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六个战略:设定数字化转型的愿景和目标、规划实施以应用场景为核心的线路图、打造数字化转型要求的综合能力、创建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数字化平台、建立数字化转型匹配的组织架构、开发新的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KPI。
这实际上是从业务的角度,为正处于数字化转型阶段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遵循的理论考量依据和标准。在现实当中,也的确有一些企业积累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商,海尔集团是对数字化转型一直持相对积极的态度。“对于中国本土的工业企业来讲,实现业绩的持续加速,就需要对现有的技术和模式进行改变。在海尔内部,我们倡导和鼓励改变,通过互联工厂的方式对以往的业务流程模式做出最大程度的优化尝试,就是其中的一个。”海尔DTS网络部主任曲德双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海尔集团正在通过构建智能工厂网络解决方案实现IT与OT的融合。而现阶段,该项目已经在胶州空调互联工厂落地,并实现了全球用户全流程参与产品设计、生产、物流的智能化生产与交付模式,通过人、机器设备与产品数据的交互,让用户、设计、供应商、生产线等生态协作体系高效协同。而这实际上已经使得海尔能够通过实时响应与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转型,也为从“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提供了足够的经验。
很明显,海尔集团在整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是以自我的业务优化和调整为主导,来构建了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这一方面与海尔集团在数字化方面坚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有关,更多的则是其企业能够为这种数字化转型提供足够的支持——包括制度和投入方面。而对于更广大的缺乏数字化应用经验和投入的发展中企业来讲,则就需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参与者,IT系统提供商给予更多的引导。
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随着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IT工具越来越丰富,企业级用户面对的,是一个多元IT工具市场——从技术层面讲,有云计算AI还有大数据;从应用层面讲,仅仅云计算就涉及到各种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解决方案,而且每一项具体的选择当中,有包含各种各样的系统提供商。因此对于整个IT系统提供商而言,以怎样的方式,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一个集成的、针对不同行业特征能够给予不同解决方案的服务,就成为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换句话说,如何以更集成的方式将行业知识注入到现有的IT解决方案当中,将极大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度。
“中国企业的云化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Overlay Cloud的架构:相当于在云上搭组合式云平台做统一管控,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一个统一的服务提供的接口。” 李可,Commvault亚太区企业解决方案架构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与中信云的合作。
作为在2016年8月29日上线的中信云,“其实是一个云服务中介,也就是Cloud Service Brokerage。通俗地理解,就是渠道、掮客:通过购买现在市场上的云服务,包括阿里云、金山云、微软云,还有软件服务和API,中信云实际上是为企业级用户构建了能够实现多云管理的集成平台,进而向中信集团内部63个行业超过2800多家子公司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撑。”中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宋翔强调,中信云所专注的,是用新的技术去解决产业的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行业云模式。
而在两者的合作中,Commvault要做的,是根据中信云提供的方案,基于IaaS或者PaaS,提供的一套backup as a service,或者是DR as a Service的备份服务或容灾级服务。李可强调:“我们的方案是嵌入到中信云中,作为一个可以被按需消费的SaaS展现出来,提供在PaaS层和IaaS层的数据保护管理。而且其覆盖的范围不仅是在云平台,而且还可以根据用户云平台的扩展和延伸,一直到使用云平台资源的企业的线下本地的基础架构,包括他们的分支机构,来实现一个混合云、多云架构下,线下平台和线上平台的统一管理服务。”
而对于中信云来讲,从商业逻辑上来看,中信云其实是Commvault的渠道商,代理商。“中信云只专注在解决我们这些子公司的数字化转型问题。与上云不一样,数字化转型不是信息化改造的问题,其实质是用互联网的模式,应用互联网的技术去对已有的业务进行转变,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中信云只专注在应用端,至于数据安全如何保障等技术性问题,我们更愿意通过与Commvault这类企业的合作来获得最好的产品和技术。” 宋翔说。
很显然,两者的合作,事实上已经改变了以往2B的IT系统商业模式,更形象地说,这是一种B2B2B的模式:第一个“B”,其通过中信云这种渠道商或服务商的“B”,将技术和能力赋予第三个终端用户“B”。这种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技术转移方式,既是终端用户在现实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去除不必要复杂性的需求,同样,也是让IT与业务更好融合的现实应用需求。而在这一过程中,谁能更早完成两者的融合,谁就更容易在当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上,获得更多用户的信心。
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业务也有IT,两者的关系从信息化时代一直“纠缠”到云计算时代。而现在,随着数字化转型从理论到应用不断的实践,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个可以被证实有效的路线图。其中,企业用户和IT系统提供商都需要作出某种改变,以响应我们正在面对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