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双创教育装上“竞赛引擎”
如何从填鸭式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何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起来?如何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我们一直在带着问题思考,积极营造一种让学生脱颖而出的环境,开始探索“滴水穿石”和“笨鸟先飞”的实践。
在2020年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榜上,有一所民办高校格外引人注目。它位列金牌榜第五,排在它之前的都是公办院校。
在同年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上,同样来自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康耀民等捧起了铜奖奖杯。与他同台竞技的是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国的学生,其中不乏海外名校、国内“双一流”高校。
这所被同行称为“竞赛黑马”的高校就是闽南理工学院。上述成绩只是它当年成绩单的一部分。实际上,仅在2020年,闽南理工学院就在107项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达1079项(国家级464项、省级615项),奖项分布至创新创业、数学建模、电子科技、机械制造等领域,涉及学生1671人次。
在一次项目申报答辩会上,评审专家提出一个犀利的问题“升本10年,为什么贵校的学科竞赛仍为零?”专家所指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省内的学科竞赛排名。学科竞赛不足成为当年该校的丢分项。
当年,高校对每学年都要填写的国家教学状态监控平台做了新调整,只有教育部规定的39项竞赛才可计算在内。闽南理工学院的数据又为零。
办学23年来,闽南理工学院一直在寻求蜕变。学校的创办者、石狮华景集团董事长许景期更是不惜变卖企业、家产,全力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
两次“零”的教训给了闽南理工学院“一记当头棒喝”,如何找到有效的破解之道成为当时急需。
学校总结了竞赛报名少的原因。他们发现,当下高校组织竞赛普遍存在放任式的做法,采取的是“一赛一报”制,学校批了才出去,不批不出去。竞赛的归口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归团委、有的归“双创”学院。为此,该校将竞赛调整为由教务处统一协调,成立专门管理学科竞赛的部门;“推政策,让活力热起来”,设立专项奖励机制,奖金从2000元起,最高可达5万多元,并对主动出击的学院给予额外的团体奖励。
然而,燃起的雄心壮志背后,闽南理工学院却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大的困境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第一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教师队伍偏年轻化,教师的信心、指导学科竞赛的经验不足。要想在短时间内与高水平大学同台竞技,希望渺茫。
“强实践,把能力提起来。在课堂学习时,大部分学生都无精打采;去实验室操作设备时,他们却生龙活虎。如何从填鸭式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何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起来?如何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我们一直在带着问题思考,积极营造一种让学生脱颖而出的环境,开始探索滴水穿石和笨鸟先飞的实践。”闽南理工学院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许书烟总结了这一类学生的特点。
2015年,闽南理工学院开始探索一条“逆向学习”的新路子“建工作室,把样板树起来”,把学生吸引进竞赛工作室、创新实验室、仿真实验室,让他们在实践中查缺漏补,补齐理论上的短板;“强师资,让结构优起来”,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部分解放”出来,让他们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竞赛,建立敢与“双一流”高校“一较短长”的信心。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从思想、技术、文化三方面展开“三脱贫”攻坚战。让实验教师认识学科竞赛的重要性,通过他们让全体学生了解并参与学科竞赛;让专业教师通过课堂介绍相关赛事,鼓励学生通过竞赛重拾信心。
正是在这种氛围驱动下,全校上下拧成一股绳。从2016年到2020年,短短5年间,吸引学生踊跃投身竞赛,参加赛事从5项增加到107项,获奖数量由14项提升至1079项,获奖人才从32人增至1671人。其中,仅国家级特等奖就有21项。
位于宝盖山下的闽南理工学院风景如画,微雨时行人仿佛穿梭于水墨山水当中。然而,花开正当时,游春的学生却寥寥无几,他们都去哪儿了呢?
在闽南理工学院24小时竞赛工作室中,常常看见这样一幅画面夜已深,三五名学生依然围坐在桌前,针对一个共同的项目从白天激烈地讨论到夜晚,工作室成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竞赛场和展示场”。
因为竞赛而竞赛,不免带来人才培养的短视。从做顶层设计之初,闽南理工学院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通过综合性规划,下好人才培养这盘棋。
传统的中国课堂强调知识输入、忽略实践,而实践教学一度在国外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中风靡,其间也形成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式实践教学、剑桥大学的研究式实践教学、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企业式实践教学等多种模式。强调动手能力也是许景期历经多年商海沉浮后,最看重的人才培养途径之一。用竞赛带动实践教学、重视过程而非结果是闽南理工学院探索的实践教学模式。
作为民办高校,闽南理工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灵活的特点,迅速搭建三三三平台,打造“课程+赛事+工作室”的模式,实行本科“四年不断线”,即大一有创新创业意识、大二有创新创业规划、大三有创新创业行动、大四有创新创业成果。
发挥竞赛引擎的作用,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充分开放实验室,在其周边建立若干工作室。每个项目配备一个工作室,由教师带领学生做企业项目,同时把企业导师引进来,将企业运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作为竞赛的攻克对象。
去年,闽南理工学院包揽一二等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作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调研了7家企业,与学生一起吃盒饭、一起在工作室熬夜改稿子写出来的作品。
该校的“互联网+”国家级铜奖项目“方便你国内首创基于大数据与生物传感技术的智能利便系统”的装置,就是在创业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为真实的创业项目。该团队成立了公司,所开发的产品已经销往泉州、厦门乃至深圳、广州、上海等地。
“在项目科研攻关中,原本不爱捧书本的学生干劲十足,遇到课本之外的知识,竟主动查找文献、寻找解决对策。”谈及学生的转变,许书烟说。
学科竞赛与企业合作是未来竞赛的一种创新模式。闽南理工学院很早便关注这方面。该校土木学院的工程制图比赛就是学校与泉州土木协会联合举办的一项赛事。在过程中,校企并不是简单地“糅合”,而是邀请泉州土木协会的高级工程师担任赛事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日常指导。
有意思的是,闽南理工学院还打造了一门与众不同的慕课《一堂边走边学的创业课》。在这门课程中,教师实地到企业调研采访,提出的问题全部由企业家回答。该慕课入选中国慕课,获评福建省级一流课程。上线万多人。
参加一项竞赛,只能让小部分学生得到锻炼,如何让“精英化”的备赛模式惠及众人?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资源平等?这是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的一道更为特殊的难题。
把竞赛包装成课程便是闽南理工学院探索出的一条重要途径。该校信息管理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结课项目多以作品呈现,正好与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结合起来。于是,它们率先“动工”,把比赛的知识点抽取出来,凝练成课程,结课时学生所交的作品也就是大赛的参赛作品。
同样的做法还有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根据“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开发出的《商业创新思维》《商业计划书编写实战》《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商业调查与市场发现》《营销策划》等课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课赛结合。比如,该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欲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结合进行课赛改革,但因为这项赛事对Photoshop的覆盖面不够广,更注重与艺术相结合,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更偏技术应用。校方经过慎重考虑, 以“知识点覆盖面不广,不利于知识考核”为由,未通过该课程课赛试点申请。
考虑到课程与竞赛所需的理论知识重合,学校灵活地作出了调整,学生参加竞赛还可以置换创新创业学分或通识选修课程、同类专业课程的学分。
至于何种竞赛置换的学分为通识学分、何种为专业课学分,学校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素质拓展类的竞赛,与之大类相符的通识课程,就认定为通识选修课程,完成相关学时训练可获学分。学校把专业课学分的认定权交给学院,由各学院梳理、制定标准。比如,数学建模大赛有20个学时训练,每16个学时可计1学分,因此可置换成专业课1学分。
“高校多依据竞赛获奖成绩认定学分,体现的是重结果。而依据学时训练认定置换课程的做法,体现的是重过程。重过程而非重结果,学生即使没有在竞赛中获得名次,也保障了他们获得相应的学分。”许书烟说。
“相比单纯的开课、打比赛,我们设计的出发点、过程指导不一样,重心放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上。”许书烟说,当学生拿到奖励的那一刻,学校还会趁热打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力。学校不仅给他们配备导师、鼓励他们进入科研助理序列,还安排他们做学弟学妹的“小导师”,通过传、帮、带,在学生团队中形成良性循环。
在24小时竞赛工作室中,学生为竞赛项目争论到深夜之时,不远处,行政楼内一盏白炽灯陪伴他们到凌晨。这盏灯被称为403灯光,403是身兼“双创”学院院长许书烟的办公室。每当学生懈怠了,指导老师便让他们看看403是否依然亮灯,久而久之,403灯光也成为竞赛学生心中的“灯塔”。
高素质的竞赛教师是学科竞赛开展的前提。相比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教师数量、经验相对不足,通过竞赛打造一支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校期待的又一大“红利”。
陈冬冬是2018年学校引进的浙江大学博士。在浙大期间,他对本科生导师制有了深刻的体会,也积极参加了相关学科竞赛。
在闽南理工学院,每当通过竞赛发现一个好苗子,他都如获至宝。在他眼中,电气专业的学生可以完成电路板的焊接、调试,其中包含了控制、数字模拟等知识。“这些知识很综合,课堂中接触不到,但项目中可以有。”
“过去学生做大作业很难交代实际应用场景,做完也不知道干什么用。如今有了实际场景,学生很容易沉下心、投入进去。学生知道整个过程存在的意义,获得感更强。”陈冬冬说。
对比“双一流”高校科研项目中学生的介入,陈冬冬告诉《中国科学报》,“同样的活儿,双一流高校基本上是研究生在做,本科生难以做到。而我们把本科生当研究生用,对本科生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
科研与教学相长是学界谁都明白的道理。公办高校担心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而很多民办高校则正好相反,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很少有额外时间做科研。在这里,工科专业出身的陈冬冬并没有感到不适应,教师都有横向课题,要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了鼓励教师投身应用型科研,学校允许教师用科研冲抵教学,其力度高达50%。
“我们做科研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育人、帮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瓶颈,而非冲击论文数量。这一定位很清晰。”许书烟说。
入校3年,陈冬冬带领学生多次冲击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并挑起了该校“双创”学院副院长的大梁。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3年前,建校之初的许景期有感于高校分校区兴起,学生存在下课找不到教师的现象,于是便开始修建教师宿舍,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希望“学生24小时都能找到教师”。如今,一幢幢教师宿舍楼环绕学校周围,步行十分钟可至,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便利。
23年后的今天,闽南理工学院的竞赛氛围浓烈,学生投身赛事的踊跃性很高、创新实践能力获得很大提升,学生在各类刊物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成功申请各类专利、著作权近百项。
“下一步,我们将打造一学生一赛事。光靠国家级、省级已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势必要加强校级赛事选拔。就算没有人人获奖,但钓胜于鱼,在过程中提升的能力、锻炼的品质,将会让学生受益终生。”许书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