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知识 > 网站建设

语言智能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30 23:05   浏览次数:次   作者:小编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数字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智能与语言数据的支持,而语言也借助数字技术融入时代发展。

  语言智能,即语言信息的智能化,是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模仿人类智能,分析和处理人类语言的科学,主要关注人类语言的智能分析和处理,涉及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生成、机器翻译和智能问答等领域。作为语言科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交叉领域,语言智能带来了以语言为代表的智性工具的革命,进而推动与语言密切相关领域的调整与变化。随着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日益加深,语言智能融合于信息搜索、人机交互、对话生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落地能力,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大有可为。

  语言智能助力语言资源保护。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家,拥有130余种语言和十大汉语方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大语系,语言资源丰富。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百余种语言已经或正在濒临消亡。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及汉语方言的保护,于2015年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并建设语保工程采录展示平台。此外,社会各界也将语音克隆、虚拟数字人等语言智能技术引入语言资源库建设。例如,2017年,科大讯飞联合新华字典发起“方言保护计划”,通过方言语音识别与合成来记录、保留各地传统方言。2021年底,首支人工智能方言文化微电影《姑苏琐记·金缕衣》面世,助力吴方言的保护和活化。还有“浙里有乡音”“琼音袅袅绕神州”“彝族汉语诗的凉山风月”等一系列方言保护计划,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探索了一条可资借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路径。

  语言智能赋能语言服务发展。语言服务就是利用语言文字、语言知识、语言技术及语言的所有衍生品来满足语言生活的各种需要。作为语言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语音识别技术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智能语音助手、语音输入、语音支付等。同时,伴随从语音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再到机器学习的发展,语言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逐步延伸至传媒、医疗、金融、安防等诸多领域,为提高大众的社会语言生活质量赋能。除此之外,语言智能也能为特殊人群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比如,具有语音搜索、方言识别、读屏兼容等功能的手机,能够识别语音、远程操控的智能家电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语言智能的应用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数字时代方面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帮助老年人生活更便捷、更舒适、更智能。此外,人工智能语音转换技术、语音点读、智能字幕、AI手语平台等成果的应用,不仅能为听障、视障等语言障碍者重构获取信息的方法,实现实时“无障碍”沟通,也为语言康复、语言训练指明方向。语言智能的广泛应用与适用化发展,让人民在信息化发展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语言智能提升语言交际效能。翻译是以实现语言文化相互沟通为目的的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是对外交往的重要媒介之一。准确、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增进交际双方理解互信,进而增进情感,凝聚共识,实现互利共赢。在国际人文交流日益频繁的新时代,语言翻译历经从口译、笔译到机器翻译的发展变革,形成相对繁荣的翻译市场,经济效益潜力巨大。面对时代之需与市场之需,语言翻译结合互联网与语言智能技术转型升级,陆续研发出语音翻译、会话翻译、拍照翻译、录音翻译等多种功能,语音合成的自然度、相似度、情感化及表现力也大为提升,切实改善了跨语言交际的成效。与此同时,语言智能技术也逐步融入语言教育与培训。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以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为代表的中文智能语言学习平台为中文学习者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中文学习资源和工具,有效提升了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增进了学习者对当代中国的理解与认知。

  数字中国是驱动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举措。基于数字中国建设需要的语言智能研发需要做好统筹部署,一方面服务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同时,为保障语言智能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国内与国际接轨,推进语言智能新技术合作共建,积极参与语言智能相关领域的国际规则构建;二是应用与监管并举,构建语言智能监管治理体系,预防和管控潜在安全风险。

  (作者分别系北京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