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起店】拼多多电商选品的六个思路
做好选品是电商的起点,有了好产品及供应链的支撑,我们的运营技术才能真正的发挥价值,所以懂得选品是运营技术里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没有产品的支撑,学再多的技术也可能会一直在原地打转,很难在操作中在数据中得到正反馈,思路就很难通透。
有些人做品有执念,不管品好不好,总觉得自己运营不行,但其实如果产品本身就不行,收藏加购转化也不好,该优化的也优化了,在你已经尽力的情况下,再努力去花费推广它,也是浪费时间。
在爆款公式的3个纬度上(展现量*点击率*转化率),决定你能不能卖爆的,不是展现,因为有了展现,不一定有点击和转化。而点击和转化高的,系统会主动给你展现。而产品本身决定了至少50%,剩下的50%才是视觉、卖点、营销。所以在项目初期、中期、后期,选品都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产品天然具备高点击、高转化能力。
如果价格做不到第一,大众人群没有优势的时候,就抓住一部分小众人群。聚焦某一个细分人群可不可以做到第一? 对手在领券中心拿流量,那我们可不可以去9.9拿流量? 任何一个产品都不是完美,重要在于你怎么切中最合适的人群,找到最合适的卖点
很多时候,对手是不断在创新的,潮流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像对手学习,保持进步。
排名靠后的商家要像Top学习,Top商家也需要像新品学习。拼多多研习社虚竹说过:“哪怕已经第一,也还是需要盯着对手的创新。不让对手从一些细分市场,突围上来,防住每一个口子。”
②关注市场竞品,同质化的款打价格战,差异化款来做利润。我们不能用差异化的款做低价,同质化的款做利润,这样就逆行业行走了。
③关注全平台新品,不要把视野只局限于几个直接对手,平台流量起的快的品也需要重点关注。
④关注市场产品爆发时间节点,产品切入市场,最好在产品市场开始增长的时候提前30天布局。比如暖手袋,需要在8-9月左右开始布局,等到12月去做就晚了。
②主打关键词,产品定位, 分析相关关键词,是否有拓展空间,能必开对手主要关键词优先避开,优先从细分关键词去打开市场,现在运营其实很多时候,不会关注关键词的优化,但这个点也很重要。
不同的平台和渠道,产品的爆发速度是不同的,但能在其他平台火的款,是经过验证的款,这里面就有一个渠道的红利,消费者需求未在这个平台/渠道得到满足。
所以我们可以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去挖掘爆款商品,因为有些商品并未出现在现在的平台,或者没得到平台商家的重视,但却通过短视频或者直播带货带火了!
比如网红呼啦圈。它是先在抖音上迅速火起来的,由于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拼多多商家也开始着手做这个网红呼啦圈链接,并且大卖。
也有淘宝爆了拼多多还有人没做的,货源可以尝试拼多多批发、阿里巴巴、附近的批发市场等,最好是能直接联系到厂商提供。但是至于找不找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者说找到了做不做得好自己都要考虑。
在一款商品刚刚打爆的时候,往往是利润最高的时候,这时一大群投机者就会快速模仿,接着产品的利润迅速下降。
最后大家都没得吃,其实很多时候,只需要在原有爆款的基础上做出一点点改变,不但不用降价,反而可以提价做出更好的产品。
比如我们朋友,发现市场有一款手机壳火了,他就把它加上了磁吸片,用于车用的人群,很快就爆起来了,这样的创新又恰好符合一小众消费者的需求,即使是提高价格,消费者也一样会觉得值得。
所以,低的价格不一定就好卖,好的产品也不一定符合所有人,但我们可以针对特定的需求,功能卖点与营销开发到极致,找准精准人群,来获得创新带来的绝对利润,这是运营应该发挥的智慧。
如果你自己没有很好的选品能力,那么找到具备研发能力的工厂,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如今用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很多市场需要有新的产品去满足,对于小众产品或者非标品研发要求没那么高的,一些小工厂的研发能力也是不错的,这类工厂还是有合作机会,小卖家可以多寻找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合作。拿到工厂的最新款上市,吃产品的第一波红利。
“我这边的选品跟以往的选品可能有些不同,因为我考虑的因素是地利、人和,就是说我要选择我现有资源的人脉能给我推荐的厂的产品进行合作,这样有一定信任度,在谈判的时候相对容易,并且可能刚做就能拿到一些账期、以及厂家的特殊支持,这样能最大化减少资金占用和前期起步难的问题。
地利呢就是举例我的库房近的,能避免大量囤货和不必要的运输费用。然后选品呢,我给起个名字叫做道听途说法,就是听各种朋友讲什么东西卖的好,然后通过自己的专业运营思路去分析能不能做,怎么人道听途说呢?
①因为我们也做批发,那么物流是经常发货的手段,各种物流的工作人员他们知道,什么东西、什么时候、谁家的什么产品卖得好,那么我们就着手开始找,线上看,线下打听。
③我们自己做包装,纸箱,胶带,这些厂家也知道谁家用的多,谁家什么卖得好,可以引荐给我们。
这个是拼多多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我会列一张大表,把这些信息填写进去,然后按照我打听到的成本,暂时按照这个成本,快递价,纸箱,人工 算一下大概的市场上这些竞品的利润空间
之所以做这个就是要知道,如果我按照我的拿货成本,我现在在拼多多有没有价格优势,利润空间能做到什么样,销量天花板能达到一个什么层次。很多时候我的拿货价可能会比较高,可能连人家的售价我hold不住,那么这种情况我就会不单单从价格维度去看,也看一看我能不能根据我现有的能力去差异化 。
插件是通过多多参谋查看的这些数据,加上手机查看,这样根据我打听到的成本以及平台上卖的好的产品,我大致估算一下利润空间,但是我这边不会一味的盯着价格去做,因为我是几乎不打价格战的,价格战做起来太累,最后赚的也只是苦力的钱,想尽办法进行差异化,如果不能差异化几乎不会做的,或者只是带着卖而已。
列举出表格后,基本清晰明了,然后挖掘卖点。一定是有自己相对来说独特的点在才能爆起来。一会下面有我的真实案例操作会告诉大家我是怎么找自己独特的卖点的。
天猫来说市场分析因为能抓取到的数据更多,会分析得更细致一些,拼多多基本就是大致看一下,然后就开干了,如果感觉产品可以,前期是代拍也好还是少量拿点货也好,还是串点货,直接就计划打法了,一波下来算好投入,以及感觉能达到的预期,能接受就马上落地,不能接受放弃,或者先上架卖卖看。
最后再说一下:我们选品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觉得好,自己觉得用户会喜欢,但是只能代表个人。或者是别人卖得好,我就直接去推款,但是也可能得不到好的数据反馈,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原因,我们一定要找到背后的原因去解决,不要只会用补单来麻痹自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