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安插上“数字翅膀” 为乡村振兴提“智”
中新网湖南新闻8月5日电 (唐小晴 唐涛华 张静)在湖南永州市东安县大盛镇杨家村村委会,打开电脑端的数字乡村智慧大屏,智慧党建、平安乡村、村务政务、乡村产业等模块一目了然,数据图形化系统清晰显示各单元运行情况,村内实时动态跃然屏上。
这样的智慧大屏目前已覆盖东安县10个乡镇120个村。为抢抓数字乡村建设机遇,该县全面推进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建设。
该县芦洪市镇西江桥村育秧基地,十多名工人正运用机器进行“工厂化”育秧作业。一张张秧盘做好之后送入温控室,通过数字化控制温度、湿度,48小时就可以出苗,既节约了稻农育秧成本,又可解决机插漏蔸等难题。
“以往,育苗基本都是利用冷棚等传统方式,占地大、费人工,而且棚内温度不均。数字化育苗,用机器浇水施肥可以保证出芽的整齐度,保证苗的存活率。”东安县现代农业智能化集中育秧育苗中心负责人唐建海说。
东安县积极探索区域特色智慧农业应用模式,以“数字化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建设育秧中心,共建成智能化育秧工厂21家、育秧大棚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采用工厂化集中育秧面积22.1万亩。育秧工厂所育秧苗可实现每亩增产10%以上,节省人工成本50%以上,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育秧育苗管理成本。
在横塘镇湖南禾福现代农业综合体发展有限公司黑山羊基地里,每一只黑山羊耳朵上都戴上智慧耳标,扫码便可了解年龄、免疫等全部信息。管理人员等通过手机APP,即可对养羊场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回看等。
“以前传统养殖方法,一个人养两三百只羊就已经很累了,现在一个人可以养2000只羊。”该公司负责人周金云介绍。
大井村耀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唐劲松是一名利用数字化养鸡的新农人,通过引进大数据平台,打造“5G+蛋鸡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湿度、喂料、换气、捡蛋等实现了一键启动的自动化管理模式,将鸡蛋生产流程数字化。
数字化不仅刷新了农业发展新格局,也让乡村生活变得更高效便捷。东安依托村委会、超市等搭建了200余个普惠金融服务点,村民不出村口,就能办理小额取款、转账、缴话费、电费及缴纳社保、医保等金融服务;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103个,引导村民通过电商直播和短视频运营打造零售、旅游、娱乐等不同消费主题场景,全面促进消费提质升级,2022年全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82亿元。(完)
2023-08-04 19:10:24· 湖南东安县“选育激用”年轻能人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023-08-04 14:02:28· 湖南“博士村”传承“勤耕重读”家风 以文促产育产业
2023-08-03 17:03:59· 湖南东安激活“沉睡资产” 历史矿区变生态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