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IT 行业的过来人你有什么话想对后辈说的?
IT 和互联网行业的定义,既包含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包含华为等硬件、信息技术公司,还有类似 IBM 等面向企业的软硬件服务公司,等等。
和几个在技术圈和产品圈很资深的朋友聊天,我和他们半开玩笑的说,要认清楚,大家今天取得的成绩,未必仅仅是自己的因素,尽管很多做专业工作的朋友,容易认为自己的前进,都是因为产品、技术、运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比如,过去和现在的 IT、互联网红利,让大多数都搭了一班好车。
IT 互联网火热了,CS 人才火热了,等等,这个说法,从十几年前就有很多家长、老师在说,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很多人看不清楚的,是这是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的巨大转型,是生产力上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一个专业与否。
现在红利仍然存在,尽管没有之前速度那么快,但是体量更大了。如果已经置身这个行业,要抓紧跟上步伐,有机会不要错过。不要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个时间差,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互联网如钢筋水泥和公路大桥一样普遍,各个职业上的红利差异就没这么大了。
专精一个方面是不错的,这是我们说的专注。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个领域变化太快,很多时候不是你的原因,是趋势和浪潮决定了,突然某个时间点,你还在奔跑,但是赛道变了。
以前有朋友说,他们在做视频播放软件,在技术、市场等方面都做的越来越深入,终于做的差不多了,才发现自己面临的对手不是其他软件,而是在线视频播放。
随着你的发展,能力边界应该越来越宽,更新,拓展,找到新的领域,增加自己的护城河。
当你在一家大公司、某个产业呆的久了,会发现自己的很多能力,其实和这个体制耦合度很高。比如你很熟悉一些业务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体制特有的。
比如之前有个例子,一个人在某家业内知名的公司很多年,待续也很好,但有一天不得不离开,这时候发现,自己的技术,对于一些生产线的熟悉,都是这家公司特有的,在别的地方没有用武之地。这时候就很尴尬,不上不下。
一些朋友在很好的公司里,能做的很不错,于是认为自己出来也能做的很好,结果却发现自己丧失了很多资源之后,连最基础的事情可能都做不好。
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往往我们都容易高估自己真实的能力和对环境过于乐观。
1.年纪轻轻不是迫不得已,千万不要进传统公司的伪互联网项目。事儿少,福利好,混子多,和老油条们摸鱼一两年,哪天项目突然被裁掉了,再出社会,你完全没有竞争力。
2.进公司第一天,一定要跟同事们吃吃饭,主要是探探口风,了解下公司的财政状况。因为真的存在不少厚脸皮公司(包括所谓的集团),入职后,连第一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有甚者,还直接闹到劳动仲裁去了。所以公司有没有经常拖工资,一定要了解清楚,早走早轻松,免得白干几个月。
3.远离灰色行业,诸如网络赌博,网络贷款,网络传销,网络嘿咻小视频等行业,这些老板见人就洗脑,总结起来就是”熟行熟路没风险,海外操作贼保险,一碗金饭等你来,半年宝马乐开怀“,谁知最后,金饭都变成牢狱饭了,信不得信不得。
4.可以相信老板的大饼,但前提是你能强烈感觉到公司的整个组织冲劲十足,执行力极强,业绩发展迅猛,否则忽悠成份大一点。
5.莫要盲目迷信新技术,如区块链背后有分布式机制的缩影,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统计学+大数据的综合体现,所以只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才能快速适应技术风口。
6.潜下心来,学好数据结构,设计模式,经典算法,计算机原理,Unix的内核原理,数据库和架构等等,这些东西永远不会过时的,九阳神功都会了 ,高级剑术入门神速,随便你玩,看你喜欢。
7.投资经久不衰的语言,如Java,有权威,跨平台,稳定性高,业务面广,社区活跃。后台,云端,安卓,物联网客户端,大数据,人工智能,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常年雄踞编程排行榜No.1。(虽然很想说,PHP天下第一哈哈。)
8.远离迷之技术优越感,我们的共同目标是让项目创造价值,服务用户。不是单纯的沉浸于某某技术方案多牛逼,如果没落到实处,有时候还真抵不过配合产品经理改一句能影响用户购买的文案。
9.学会合作,当今世界如此复杂多变,远非一人之力能够驾驭得了的。要有团队精神,要明白团队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绝不是1+1=2,而是1+1=11。
10.不要自视甚高,年轻就意味着需要成长,当下你死磕觉得对的事情,过两年,你可能会嘲笑以前的自己有多傻逼。
11.多做自我反省,像海绵一样吸收别人的优点,磨平自己的棱角。乘着年轻还是块泥巴,多用心把自己捏成心目中英雄的样子,老了风干成石块了,想捏也捏不动了。
13.你得明白,你报的工期永远是不够用的,能报20天的绝对不报10天,因为指不定老板等会就跑到你旁边来一句“嘿~小李,这里帮我新增一个小功能,很简单的。”
14.不要轻易在工期上妥协,有一次就有二次有三次。要妥协就得砍需求,有多少公司的需求都是脑门子一热狂就加上去的,上线的结果都是凉凉了,所以你这是在做好事。
15.体谅小公司的产品经理,别老拿刀捅他,实在太惨了,你问我为什么,我没办法回答你,因为真的太惨了,人不如狗系列。
16.每月预留出几百块作为社交费用,多买几波喜茶联络联络同事间的感情,有了好印象,工作上有什么问题,都好商量,好解决。应验了中国那句老线.小步试错很保险,大步跃进有风险。在公司混得如鱼得水,不代表你出来单干就可以鱼跃龙门了,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水土不服窒息了。所以要有规划,先试水。
18.不要成为只会写“Hello World”的程序员,要积累自己的技术套装,力求能够快速从0到1构建整个项目,让自己具备担任技术负责人的能力,当机会来时,你才能牢牢抓住。
19.做技术,如果你是写后端的,那么你要适当的学一些前端的,反之亦然,不仅能大大提高合作效率,帮忙排除Bug。同时也能防坑,因为前后端技术人员互相忽悠是常有的事。
20.没能耐前,咱不去参合扯概念扯风口扯人生的事情,先学着把事情做好,务实才是硬道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大小小的公司开始接二连三的出现裁员。找工作的好时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像前几年学个安卓、ios 培训班,出来轻松找个 2 万块钱的工作。
一般人都知道学习的好处,但是学习苦,大部分人都坚持不下去,如果你还在坚持学习,那么恭喜你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了。
十几年前我刚工作那会的学习主要靠,买书、泡 CSDN、JavaEye、看博客,如果你现在还是完全靠看书、看文章,我觉的不算高效。
现在那么多优质的视频课程,学起来比看书快多了,找一些大牛出的课程,适当花点钱。再说了,花了钱会给自己点压力,不学的话钱就浪费了,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不要在学习方面舍不得花钱,投资自己比投资其他东西更靠谱,再说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好的投资机会也不多,房子太贵,股市、P2P、加密数字货币,不送人头当韭菜就不错了。
以上不是说只有花钱才是高效学习的唯一途径,你能找到其他高效的途径,没问题。
程序员普遍都对技术细节、原理感兴趣,不太关注应用场景。反而就是应用场景,会让技术产生更大的价值。
最好的例子就是前两年大火的区块链,区块链本身不是新技术,所用到各种的技术很多年前就有了,但是直到比特币、以太坊的火爆,才让区块链技术成为焦点。
当时除了各种乌烟瘴气的发币、炒币,区块链技术一直也没找到特别合适的应用场景。后来利用以太坊技术的加密猫横空出世,成为一个现象级的 DApp,从事区块链研发的人们才发现,原来技术还可以这样用,于是后面跟风出现一堆加密狗、猴、兔、龙……动物园的动物都不够用了。
技术人员要提高眼界,要能看到、想到技术之上都有哪些应用场景,否则你根本想象不到,一个技术会产生多大的价值。
还有一点,如果你做了一个内部系统或者工具,确实能解决某些痛点,这时候不要觉得项目做完就是终点了。你需要有点经济头脑,想想这个内部项目能不能帮公司赚点钱,既然能解决内部的问题,说不定外面很多人也有这个需求,没准就能搞成一个无心插柳的赚钱项目。
我经常建议身边的 Java 程序员,有时间学学 Python、Go 语言。不是说非得做 AI 或者区块链,才需要学这两种语言。多学点没坏处,我在学的过程中就发现,以前用 Java 处理起来很费劲的问题,用 Python 可以很轻松的解决。
每个人都是一样,应该额外多学几种技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遇到问题的时候,你能找到更优的解决方式。
我原来做过一段时间游戏,当时大家还在死磕端游、页游的时候,智能手机已经出现了,但是很多专家认为手机硬件不行、屏幕太小、按钮太少没法操作,断定手机上的游戏不会有太大作为。
我们老板认为以后是手机的天下,让我们提前学习安卓、ios游戏开发。后来的走向大家都知道了,由于我们准备的早,动手快,让我们享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移动互联网红利,竞品少、买量便宜的日子很爽。
这个事说明两点:第一,因为老板有足够的知识、见识,能独立作出判断,不是人云亦云,不是专家说啥就信啥。第二,你额外学的技能,如果你认为它会是未来的趋势,就算现在还不是主流,你提前学了,以后能享受先发优势。
你们看的这个题目,可能会不太理解,给你们提示一下,几年前快播的事情还有印象吧。
前两天在知乎上看的一个真事,一个程序员,因为写的爬虫程序进了看守所,理由是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他只是负责爬虫的环节,和很多人合作,众多合作伙伴享受他的技术带来的便利。最可悲的是,直到进去了,他都不知道到底谁是犯罪份子,他参与做了什么坏事。
现在这个社会太复杂了,希望大家应该具备点法律常识,知道底线在哪里,不能主动参与作恶,还要防止被人利用了。
即使你的技术不违法,一旦被犯罪份子利用了,一样有责任。小心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这里说的动手,不是指学习过程中做个简单的 demo,更不是照着现成的例子边学边撸代码。
你的想法一定是来自于你身边真实的需求,千万不要 yy 一个需求,否则你做出来之后,很可能没人用,甚至连你自己都不想用。
真的,该动手就动手,做个安卓小游戏、微信小程序……不要看不上这些小的事,万一你做出来的是个小而美,说不定就有机会变成一个爆款,万一是下一个“Flappy Bird”呢(一款来自于越南独立开发者的爆款游戏,靠广告变现日入 5 万美金)。
动手的过程中会锻炼你各方面的能力,你是产品,你是开发,你要考虑交互,你要考虑推广等等,再小的产品也是五脏俱全。
最后,套用一句烂大街的话,“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形势下行,竞争激烈,但是机会也多。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不能只闷头干活,还要抬头看路。
对 IT 行业广大程序员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重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例如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基础打好,对你后期的技术提升可以事半功倍。说到这里了,送上一份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的技术资料吧:
现在的培训班和网课满大街都是,好像学习编程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等到工作中就会发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直接编程可以解决,往往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这时候,把现实问题转化成IT方案的能力就会变得极其重要。而这种能力,一定是建立在对整体的信息体系结构的理解上的。所以,那些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软件工程,看起来好像和早期的工作没用,但是他就埋藏在你的思维的深处,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和处理的问题复杂度的增加,这些知识就慢慢的浮现出来,产生价值。而资深的IT从业者,往往吃的就是这个。不然只是简单的学一门语言的编程,年轻时候混口饭吃还行,年纪稍微大些,根本无法和年轻人拉开差距,大概率等不到35就混不下去了。
人一定要尽快给自己一个标签,如果没有标签,别人很难去理解你。一个门门通,门门松的人,其他人很难记住和想到你。哪怕以后要转产品,转管理,也一定要在某一个领域,尽可能达到一个让身边人认可的水平。
作为IT人,大概率是码农起步。这时候就要多反思,自己是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还是中间路线。要从自己的性格,兴趣点,技术水平多个点去考量。
首先,要沉得住气,往深处或者框架上去扎。因为基本上,技术流中,核心算法专家和架构师才能熬过35这条线。因为单从写代码的层面上,3-5年经验之上,就很难看出分别了,别人是给你涨工资还是不涨呢?一个中年人产生的价值和年轻人差不多,那别人干嘛要你。怎么办?要么自己表态就是拿低工资毫不抱怨,要么就直接失业。
其次,如果公司提拔你做管理,如果想清楚了走技术,那就不要去搅那潭浑水。最多当个核心领域的小组长带带一群精兵,解决核心问题就好了。千万不要被权力带偏了路线。到时候不尴不尬最痛苦。
,盯着管理这条线去走。管理路线不需要扎的深,但是基础要扎实,同时好奇心要强,要广博。在早期工作时,就不要做完了自己的就觉得万事大吉,要去关心其他的模块,其他小组,其他部门,整体的生产流程,项目管理,产品设计,销售,都是在干什么。他们有哪些做的好的,哪些做得不好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多推演,多总结。但前提是技术一定要搞好,基础一定要扎实,因为这是日后防止被下属欺骗和遇到问题时快速决断的重要因素。但,最关键的是,不要沉溺于技术。在技术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大领导沉溺技术。中层管理以上的岗位(不直接管理基层的岗位)开始,最重要的工作就转化成了培养人才,笼络人才,团队建设,决策,上下级压力传导,绩效规则制定与考评等等的团队事务上。如非必要,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参与具体的事项工作和业务细则中去。因为这时候你做得事情不管对错,下属往往不敢说出来。而由于精力有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会造成,该做的事没做好,不该做的事搅黄了。一定要记住,团队的价值才是管理者的核心价值。
这个指的就是码农转产品。这个职位相比技术流没那么深入,相比管理流,在人事上没那么杂。也是一条可行的路线。这条路线,和管理流一样,要对技术要有了解。如果没有了解。在推进产品的研发上就会很困难。如果是超级大公司有严谨的项目管理流程还好。否则中小型公司,流程基本都是由产品自己推进。研发说这个东西技术上实现不了,或者非常难,心里就要有个数,到底能不能,如果无法判断,那么被忽悠就会没有任何办法。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如果对技术不了解,也很容易闹出笑话。特别是针对后台产品。
如果是要走产品路线,在平时就要多注意观察。日常使用的产品,自己公司的产品,客户的产品,其他公司的产品,分别都是怎么设计的,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自己在用的过程中,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和别人接触的时候也多留心,别人是怎么想的,每个不同的角色,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来解决什么问题。不同的人,在表达自己意图的时候,会有什么习惯?如何去挖掘人真正的需求?不同的人群有哪些共通的需求?
要多学习,要杂,从任何事情,任何角度,任何产品中学习。想办法让自己站在不同的人的角度上去思考,他们的利益。
主体的方向就是这三点,里面的细分有千千万。越早发现自己的路线越好。但是也不要太执着。特别是刚毕业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适合,那就及早换一个角度试试。如果换了三五次都没有找到适合的点,那就选一个最擅长的。因为本来就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对某项事情有特备强烈的情趣或者天份。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相对平均的状态下对某项事情稍有擅长。试了几次都没发现,那大概率就是一个普通人。那就挑一个擅长的,好好做好它就行。人生不仅仅只有事业。事业也不一定要有极其强烈的兴趣才能做好。
每一分工作,每一次换工作,都不要只考虑薪水,要想清楚,这份工作的价值和目标,以及其在整体的战略中的意义。不要漫无目的的换工作。既要让自己在不同领域中学习,又要职位之间互相支撑。这样,随着工作增长的就是多方位的价值。只有价值上升了,才能够支撑随着年龄增长的收入。不然就很容易出现年龄危机。
社会的发展是越来越快的,特别是对与IT而言,由于在时代的最前沿,是变化最快的部分。变化最快,也就意味着,年龄带来的沉淀相对而言最小。这就会带来强烈的危机。也就是35岁门槛。而35岁门槛本身一部分是能力,一部分是资本,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态度。很多人喜欢倚老卖老耍资历,这就除了问题。能力不够,收入不降,又不接受比自己年轻的领导,那么谁敢用?
所以,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特别强的年轻人当了自己的领导,千万不要郁闷,要庆幸。这是人生难得的际遇。如果一个人能够坐在比他大好几岁的人才能坐的位置上,那么要么是他能力特别强,要么是他有特殊的资源,要么是真的运气好。不管哪种。都会比一般人爬得快的多。如果跟着这种领导,往往比跟着年纪大的要升迁的更加轻松。想一想,一个人花了五年走了别人十年甚至能多的路,那他后面五年呢?人要接纳自己的平凡。这时候,不要郁闷,要去辅佐他。用年龄大带来的情商去安慰他,把工作中的踩坑经验传给他,帮他成长。只要这不是一个人品极差的人。你所付出的,一定会有所回报的。就算你不会一直跟着他干。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帮过的人,以后成了大牛。他随手的一拉,可能就能解决一个巨大的问题。他随便共享的一点消息,可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
大多数的人都是凡人,很难一个人长期独自生活。婚姻是最好的情绪抚慰和经济互助的共同体。一个好的伴侣,带来的情绪价值和经济支撑是非常巨大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单身和不合适的伴侣,带来的情绪困扰,不仅仅让人不开心,而且会消耗人的情绪力量,反过来影响工作。
所以,一定不要小看这个事情,提早准备。多思考,多观察。从知乎上,其他渠道中,生活中的你敬重的人,同龄的异性。多去想想,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期待是什么。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可以和自己长久的生活。这样的人他的生活是怎样的,如何才能接触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切都做好准备,不要被营销号带着走。想清楚自己的人生要怎么过。IT是最好的领域,但也是最容易被淘汰压力最大的领域。做好了对于底层来说,就是阶层上升最佳最稳妥的通道,安身立命的好方法。做不好,可能三十几岁就会陷入危机。人生苦难重重。加油吧。
很多年之后,很可能你会和一个在公司里从未打过招呼,只是知道名字的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亲热的如同多年未见的好友。
产品经理和研发没有太多过不去的槛,但一团和气的团队可能最终只是一团和气而已。
一百个公司就会有一百个公司的缺点,无论环境,同事,上级或者是项目,学会尝试改变而不是逃离。
他可能水平很菜,责任感不强,但他离开后没多久,就去了一家大公司,薪水翻倍。
三年之内,你可能觉得大家没什么差别,五年之后,你才会觉得和别人有点不一样,十年之后,你已经想通了。
改变你人生轨迹的,很可能是一个老领导的推荐,很可能是同事去了新公司在招人,也很可能是你想去的公司问一个已经入职的前同事关于你的表现。
以前觉得月薪3000很高,后来觉得6000就很好,过10000了之后就很开心,不知不觉升到了24000,再跳一次拿到34000,猎头挖你到了50000,可是你仍然什么都没有,仍然很迷茫,反而是那个提前买房的,后来卖房,再买了房子的人,写着BUG佩服着你技术高超。
没有永久的甲方,也没有永久的乙方,没有永远的团队,也没有永久的爱人,更没有完美的产品或运营,只有发锈了的键盘,让你误以为你可以创造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