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知识 > 网站建设

一场48小时的创意战

发布时间:2023-08-12 20:20   浏览次数:次   作者:小编

  1月7日,历时48小时的“教育设计48H晋级赛”,在学生与导师的倒数声中结束了创作环节。来自全国高校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影视传媒、数字媒体、艺术学、软件工程等专业的60位参赛学生,带着通宵达旦的疲惫与“急中生智”的兴奋,对接下来的项目展示环节充满期待。

  教授老年人知识的教学App、帮孩子树立安全意识的VR(虚拟现实)、可以不断提出反问“脑洞大开”的儿童智能机器人每一个创意背后都注入了学生对于社会与未来的理解。

  此次比赛的导师、疯果创设研究院原院长温泉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学生,时不时用自拍杆拍段小视频。他说:“与结果相比,这个过程带给学生的已经足够了。”

  将时针拨回1月5日上午9点,这场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师大教育学部和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智慧学习设计教育学术周”系列活动之“教育设计48H晋级赛”在北京中关村互联网创新教育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多所高校的学生自由组队,在48小时中通力合作,完成设计挑战,比拼创新才智。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助理年智英、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系副主任马东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讲师王渤森和温泉作为导师正式“上岗”。接下来,通过互选,60名学生组成11个队,开始接受赛事的严峻考验。

  因为来自不同高校和专业,所组队伍大多为“混搭”。比如来自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系的王寅生是参加此次比赛为数不多的本科生之一。他所在组别的队长是北师大教育技术方向研究生柳昌灏,专业方向是VR和AR(增强现实)等教育技术。这让从未接触过虚拟现实技术的王寅生对这项技术有了新的了解,同样,比赛碰撞的火花也让柳昌灏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来自北师大教育学专业的高博俊在组队时,遇到了同是教育专业的杭州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队友。因为专业类似,所以他们只花了半天时间就确定了从儿童的好奇心入手,开发一款可以根据儿童问题不断提出反问、引导儿童深入思考的智能机器人。为了更好地明确产品定位,他们进行了小范围的市场调查,最终将目标人群设定为3~8岁的儿童。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我很高兴在这里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小伙伴,每个人的能力都很强。”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张红妍告诉《中国科学报》。

  为了不让选手过于疲劳,导师们在策划时也绞尽脑汁,希望在不打扰选手思考的同时起到放松的作用。

  他们选择比赛场地时,充分考虑了周围的环境。“我们选择这里是因为旁边有健身房和台球厅。”年智英说。第一天下午,他们就向学生们开放了这两个房间。“但是我发现根本没有人去,他们全部集中精神在讨论和做项目。”年智英说。而这种每个人都全力以赴的态度在平时课堂分组时并不常见。

  此外,导师们将比赛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的间隙选出“牛队”和“熊队”。“我们的选择标准不定,但被选出的熊队会有个surprise time,让他们抽奖。”年智英说。抽到的可能是奖励,也可能是惩罚。很快,年智英就发现,学生们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抽奖了。

  虽然压力大,但不论面对怎样的困难,熬夜到多晚,选手们都面带微笑。“参赛的同学都超乎想象地坚持着,这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年智英说。

  在最终的点评阶段,评委们并没有因为这是一场只有48小时的赛事而放松对项目的要求,从创意本身到目标人群,再到其他竞赛作品,甚至是否能够形成良性的市场闭环,都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尽管在点评时表扬少、建议多,但是作为评委之一的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任宋慰祖在评审工作结束后,却对参赛选手设计的项目赞赏有加:“48小时并不宽裕,又赶上期末,学生关注到社会的痛点、热点,比如青少年性教育、安全教育、老年人教育和亲子教育等,提出很好的想法、给出了解决方法,并有了一定的设计基础,已经很不错了。”

  宋慰祖希望这项比赛未来可以常态化,这样参赛者就会有更长时间作准备。“现代学科发展让学科之间成了平行线,却很少有学科交叉。但是设计产品的时候,却集合了科学、技术、艺术等多学科,才能创造出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产品。”

  在闭幕式上,北京设计学会监事长、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也表示,学术周符合跨界融合的理念,“关注创新设计,关注设计教育,就是关注国家未来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