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惨剧!16岁少女危险驾驶命丧黄泉揭露网红经济背后的肮脏
随后的警方通报中也证实了死亡的消息,视频显示两人除了佩戴头盔以外,没有穿任何护具,最基本的骑行服都没有,然而不仅仅是安全措施不到位的问题,经过进一步的调查,该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了当地交警的初步调查结果,“当天,一名年仅16岁的女性孙某驾驶一辆普通二轮摩托车(车牌号为皖B5W7XX),搭载一名21岁女性赵某,驶经昆明市晋宁区环湖南路上海埂村路段时,不慎与道路中央隔离带花坛相撞,直接导致孙某和赵某两人当场死亡,车辆也受损。”
这是一起造成两人死亡的严重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结果显示,驾驶员竟然未满十八岁,按照法律法规未满十八岁是不允许驾驶机动车辆的。
事件的进一步发酵,网友们找到了该未成年驾驶员的个人自媒体短视频账号,其中不穿任何护具,违规载人飙车的视频不在少数,视频风格就是目前平台比较火,流量比较大,备受争议的“女骑”风格。
所谓“女骑”是指短视频平台众多打扮靓丽,外形柔弱的女性,驾驶动力较强,很难驾驭的,一般由男性驾驶员驾驶的“仿赛”摩托车车型,且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造成更强的反差感,常常不穿戴护具,身着大面积暴露性感服装,拍摄大量动态驾驶视频,一度备受争议。
2023年3月,广东一名身穿JK制服的女子骑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不慎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女子当场身亡。
2022年10月,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机车女网红“小鱼爱吃鱼”因车祸去世。
2023年1月,重庆江北区聚贤岩隧道发生一起摩托车相撞事故,一名叫庄慕卿的机车网红当场死亡。
为何众多年轻人敢于铤而走险,拿自己生命当儿戏,拍摄大量博人眼球的短视频内容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词叫“网红经济”,网红经济是指依靠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从而获得商业价值和收益的产业。
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红经济在年轻人中间越来越流行,对年轻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很多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都是虚假的,但却被年轻人认为是“理想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一种“攀比心态”,导致年轻人盲目消费和浪费。
年轻人通常会通过社交媒体与网红产生互动,对网红的生活和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建立自我认同感。但这种模仿往往忽略了个人差异和个性发展,形成了“人云亦云”的心态。
很多年轻人在追求成为网红的过程中,会经历种种挫折和不安,面对巨大的社交压力和焦虑感,容易导致自卑和心理问题。
许多年轻人在追求网红梦想的过程中,忽略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业,导致生活失衡和学业成绩下降。
一些年轻人为了吸引关注和流量,会展示一些不安全或不良的行为,导致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如摩托车网红死亡事件等。
这些不安全驾驶导致的摩托车网红死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评论和看法各异,主要有以下两种:
大多数人谴责这些年轻人危险驾驶的行为,认为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些年轻人追求“炫酷”、危险的驾驶方式,为了追求点击量和粉丝,忽略了自身安全和社会责任。
一些人认为,这些年轻人在面临社会压力和焦虑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寻求认同和自我价值感,他们认为这些年轻人应该受到更多的教育和引导,引导他们追求更健康、安全和有益的价值观。
16岁女网红车祸死亡事件,在该驾驶员短视频账号中,网友又发现,在3月25日对方发布作品的评论区有好心网友针对该网红的危险驾驶视频发表评论:“危险”,该网红回怼道:“危险nm”。
此番态度,加上紧接着的死亡事件,让舆论的方向更加病态和肮脏,大量网友找到此条作品下方疯狂嘲讽,“活该”,“嘴硬”“老天爷来收你了”等评论充斥了评论区。
更有甚者,一些网红博主抓住此波流量,发布各种针对此事件的评论内容,这波人血馒头狂欢,让人感到人性的肮脏。
互联网的发展让更多人可以便利的获得信息,但是也让更多人躲在网线背后,发泄着肮脏的情绪,而且网红翻车和死亡事件的背后,都有类似事件在不断地发生。
我们不禁要问,在互联网和自媒体蓬勃发展的背后,道德,0操守,在流量面前为何如此脆弱。
我们再回到现实,随着我国摩托车政策的放宽,保有量的提升,网红骑手的推波助澜,可以发现在摩托车的监管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漏洞。
首先,年仅16岁的女孩孙某驾驶摩托车并搭载乘客,但未持有机动车驾驶证,这涉及到相关法规的执行问题。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员是不允许驾驶机动车的,但是,实际上,尽管法规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一些人仍然存在以不合法方式驾驶机动车的现象。
其次,涉事女孩在短视频平台上频繁晒出自己违法、危险的驾驶行为,但相关部门并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监管措施。
这表明目前网络监管机制尚需完善,应该加强对网络平台内容的审核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危险、低俗等不良信息。
最后,摩托车的安全装备、车辆质量等方面的监管也存在不足,在该案中,由于涉事摩托车车速过快,导致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摩托车的质量检测、安全装备检查等方面的监管,确保摩托车的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这起交通事故暴露了一些年轻人追求“炫酷”和追求网红经济背后的风险和问题,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一些人为了赢得关注和粉丝,采取了各种危险、极端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给自己带来了风险和伤害,也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和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更加容易受到社交媒体和网红的影响,从而产生盲目跟风和模仿的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网络和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教育和引导,引导年轻人关注自己的安全和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此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执法机构也应该加强对网红经济和涉及危险、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遏制这种不负责任、不道德的行为。
同时,我们也需要强调公众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共同营造文明和安全的网络环境,切实保护年轻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首先,在法律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员的培训和考试,落实年龄和资质要求,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对摩托车的质量检测和安全装备要求,确保车辆符合国家标准,并强制实施安全装备的佩戴。
其次,在网络平台管理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审核力度,规范网络平台的内容和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信息,减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
同时,加强对网络上危险驾驶、违法行为等的监测和打击力度,对发布此类信息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最后,在社会教育方面,需要加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增强个人对安全和法律的认识和尊重,远离危险驾驶和其他不良行为,共同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综上所述,针对摩托车的监管漏洞,需要全面加强监管,包括法律、网络平台和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监管,以减少危险驾驶和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营造文明和安全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