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商报》:“网红”长沙深耕“夜经济” 开辟城市品牌建设“新赛道”
中新社长沙4月2日电 (记者 唐小晴)4月1日下午,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长沙会见了先生一行。交谈中,沈晓明特意推荐随行的台湾青年一定要去逛逛长沙夜市。
作为中国知名的文化娱乐之都和旅游休闲城市,长沙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携程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长沙夜游订单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332%,进入中国夜游前十目的地。为一杯茶、一场焰火、一碗小龙虾而奔赴一座城,这是网红长沙正在持续上演的常态。
每当夜幕降临,长沙城变得比白天更加热闹。很多以美食闻名的街道,从下午6时开始“苏醒”。在长沙最繁华的黄兴路步行街,穿梭在夜色中的时尚年轻人或端着一碗长沙臭豆腐,或手捧一杯网红奶茶“茶颜悦色”。
周顺华开在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的小吃店售卖长沙两大名小吃-——糖油粑粑和臭豆腐,生意红火。翻滚油锅中,扁平豆腐块开始膨胀,周顺华就麻利地捞起放入纸碗,每块中间戳个洞,灌入特制辣椒汁。“一晚可以卖一万多片臭豆腐,高峰期是晚上7点到11点。”周顺华说,很多游客专门来长沙感受“夜经济”魅力。
龙虾馆卖的不只是小龙虾,而是打造老长沙市井文化概念。走进长沙超级文和友,仿佛“穿越”回20世纪80年代的长沙街巷。一到周末,这个长沙餐饮网红打卡地取号食客就超6000单,成为长沙文化地标。
“这里有彩票店、迪斯科舞厅、照相馆等,还集合了30家以上的老长沙特色商铺,一条街就可吃遍全长沙。在这里,人们可以回到旧时光,体验老长沙风土人情。”文和友集团CEO冯彬说,文和友还会定期举办艺术展览,与老长沙的烟火气相融合,给游客带来别样深度体验。
酒吧老板不再单纯靠卖酒赚钱,更强调紧跟国际潮流的“夜生活方式”。在长沙市湘江中路,一处下沉式建筑犹如一个巨大“月球”,独立而醒目。夜晚到来,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就开始走进这个名为野肆月球的酒吧,高峰期一座难求。酒吧创始人李先杰说,把酒吧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流前来消费娱乐,开创年轻社交新平台,引领行业发展新模式,野肆月球是对长沙夜经济的又一次创新和升级。
不断延伸的夜游方式,展现出长沙这座城市的青春活力和无限创意。游客领略步行街的繁华后,可到码头乘游船欣赏湘江夜景;大大小小的演艺场所吸引无数年轻人;周末沉浸式焰火秀、夜泡温泉、水幕灯光秀、摩天轮等夜游产品引得游人纷至沓来;夜间营业的书店、图书馆组成了夜间读书圈。
“焰火、网红龙虾店、新式茶饮店等各类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呈现出消费场景景区化、消费人群年轻化、消费品牌时尚化、消费行为参与化、消费潮流沉浸化的特点和更多元、立体、人文的格局。”湖南大学品牌形象研究所所长梁媛表示。
长沙的“夜经济”不仅开辟了城市品牌建设的新路,也成为地方文旅发展的新模式。“长沙夜经济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把饭桌做成文化,把文化变成新消费。”周顺华说。
“夜长沙”的精彩,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作为。长沙率先在中国成立夜间经济服务中心,致力营造“最安全、最方便、最温暖、最时尚”的夜间经济环境;2023年,又出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深入挖掘消费需求,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烟火气”。以打造“24小时城市”为目标,这座“不夜城”更是规划一批特色夜消费街区,使夜经济成为稳增长、稳就业的生力军,先后有4个消费集聚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扬帆夜市是长沙市规模最大的夜市。1100米长的扬帆夜市汇聚了370余家特色小店,吸引各地“吃货”慕名前来,被评为长沙夜间消费示范点。
在这里卖飞饼的汪思琪一边向顾客演示飞饼制作过程,一边直播。“过去只会埋头卖货,现在还要会讲故事、引流量。”汪思琪运营的直播号粉丝量已超过1万,每天的营业额也从1000多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最高1万多元。
“随着长沙越来越重视夜经济的消费拉动作用,扬帆夜市和其它夜市一起迎来了全方位升级。”扬帆夜市总经理李天勇说,夜市实施公司化运营管理改革,成立品牌推广部门,培育直播店主,同时联动湖南丰富的媒体资源和流量渠道,拓展发展空间。
文化、旅游、商业、互联网相互加持、跨界融合,更多新的夜间消费业态正在涌现。
· 满足汽车“钢需” 年产45万吨高端汽车板项目在湖南娄底投产2023-04-12 0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