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说互联网这个行业
某次我在上海飞往北京的飞机上,跟邻坐一个先生聊了起来。其实是他主动跟我攀谈的,因为我在飞机上打开笔记本,正看着设计中的网站首页,并不时动手修改版面,搞得这位老兄频频投以好奇的眼光。
这位金融行业的朋友与大部分人一样,对互联网了解有限,即便他每天使用电子邮件与客人进行商务往来,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新浪新闻。然而他不了解网站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行业又是怎么运作的。
这并不稀奇,老实说我一点也不了解金融业,而我们两个人在飞机上却谁也不了解航空业。唯一能做的事可能只是抱怨,例如到银行排队为什么要这么久,或京沪快线为何不快?他们到底有什么委屈和困难?
说到底,互联网也不过就是个行业罢了,只是过去各种成功失败的故事,伴随着爆高爆低的股价,凭添了各种神话,使得外人老是感觉这个行业垄罩了一层光环。而行业的工作者也老觉得自己高别人一个头。
这个行业的影响力甚至不如传统行业。卖可乐,卖衣服,卖药,做的都是十亿人的生意,而中国的互联网网民目前不过 1.6亿。由于使用互联网并非大多数人的经验,我们更难向别人解释我们到底做了什么。
如果真要说互联网有什么不同,我感觉互联网行业很像流水,力量巨大但却难以捉模。我们的工作就是体验他的流向,时时刻刻在看网民流到哪里去了;并且想办法留住这个流向,利用他挣点钱。
难道其他行业不是这样的吗?消费者也总是在不同的产品或品牌间流动,例如有人停喝可口可乐改喝百事可乐,这是在同类型产品间的流动;也有人改喝王老吉,这是在不同型态产品间的流动。
但这种流动比较缓慢。如果我对于去某家银行办事老要排队两小时感到愤怒,我得花力气到别家银行去填表开户。最后可能使我决定继续忍气吞声在原来的银行排队,或者办理网路银行,但终究我没有离开。
而互联网民的流动是更加迅速的,由于没有了实际空间上的限制,网民在网上瞬间就可以投入竞争对手怀抱。注册一个新浪或搜狐的帐号何其容易?那么互为竞争对手的两者要如何防范用户跳槽?
也正因为没有了实体的空间限制,我们观察起用户的流动情况更加容易。传统行业很难听到用户的抱怨声,或者当听到的时候已经太晚。而我们却可以从用户无声无息的流动感觉到他们心底的抱怨。
可口可乐很少改动饮料配方,但是我们修改网站功能却是家常便饭。只要一感觉用户流失,就马上检讨哪里要改。改进的方案可能当下决定,几天后开发完成上线。恐怖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干同样的事。
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一年等于十年。忘了这句话是谁讲的,只记得十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互联网十年过去,我们这些人变成了前辈,压力却远大于任何行业的前辈,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一行成功的人都是晚辈。
我确实一下子很难跟身旁的老兄解释这么多。最后选择了跟他一起埋怨京沪快线,然后听他谈谈金融行业的发展,顺便让他给些投资建议。有关互联网行业的一切,暂且让他消失在这数万英哩的高空吧。
“电脑超级加补”掀48小时消费狂欢,拼多多“天天618”演绎“漫长的季节”
“电脑超级加补”掀48小时消费狂欢,拼多多“天天618”演绎“漫长的季节”
“元力觉醒·新浪VR 2022年度行业奖项”公布,积木易搭斩获两项大奖
联发科天玑9200+可变速率渲染技术携手《暗黑破坏神:不朽》最佳画质还省电
从生成式AI PPT工具看办公生产力变革,附20个国内外AI PPT工具
“元力觉醒·新浪VR 2022年度行业奖项”公布,积木易搭斩获两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