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以及与相关术语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的热潮涌动,各种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近几年制造业热潮迭起,从3D打印到面对这些热潮,我撰写了几篇“冷思考”系列的文章。本文将解读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以及与相关术语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客观、理性地看待当前的工业互联网热潮,找到应用的突破口。
网络与工控网络的互联,实现从车间到决策层的纵向互联;在企业间,要实现上下游企业(供应商、经销商、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横向互联;从产品生命周期的维度,要实现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服役,再到报废回收再利用整个生命周期的互联。这实际上与工业4.0提出的三个集成的内涵是相通的。
物联网结合起来。实例是将机器和车辆配备智能技术,包括M2M(机器与机器互联)技术,实现制造装备和其它设备可以相互传输数据。工业互联网也应用于交通项目,例如无人(或自主)驾驶汽车和智能轨道交通系统。
工业物联网指的是物联网在工业的应用。工业互联网涵盖了工业物联网,但进一步延伸到企业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和人员。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开发和运行各种工业互联网应用功能的平台。工业云平台指的是工业领域的云平台,包括了IAAS(基础设施服务化)、PAAS(平台服务化)、SAAS(软件服务化)三个层面,工业云平台的目的是将工业软件演化为一种云服务(SAAS),并为客户提供可以对软件功能进行配置或二次开发的平台(PAAS),将数据和信息系统存储到云端,从而使工业企业应用信息系统更加便捷、更有利于管理(例如,实现服务器和桌面虚拟化),因此,工业云平台本质上属于IT平台。
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摄像头和仪表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在PAAS层,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能够支撑更加复杂的算法
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图像分析,利用SPC方法分析质量数据,利用仿真技术对设备的数字化模型(Digital twin)进行性能仿真,利用GIS数据对车辆进行定位,从而对物流运输过程进行追溯等;在SAAS层,则应当提供丰富的APP,将原来工业软件固化的功能拆分成很多功能相对独立的插件,可以在PAAS平台即插即用。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比工业云平台要复杂得多。
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管理海量和异构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包括来自各种设备、已服役的产品、信息系统和社交媒体的数据,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这些数据就是工业大数据,需要用专业的平台来存储、分析、展现这些数据,通过数据驱动,实现对产品、制造工艺和设备进行监控、控制和优化等功能,这样的平台就是工业大数据平台。应该说,工业大数据平台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一个子集。
机械)的定位和远程监控服务,提供工作时间统计、故障预警、发现并纠正客户的危险操作习惯等服务,还可以帮助客户实现服务电商;东方国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对钢铁行业、风电行业、锅炉行业的设备监控、能耗分析等应用;寄云科技与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合作,实现了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的故障预警。
工业互联网是个美好愿景,但要实现这一愿景还需要很长的过程,需要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很大,不少各种功能各异的云平台都在宣传自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让企业难以分辨。
另外,要实现不同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APP之间的互操作还面临很多难题。制造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还需要认真梳理自己的需求,分析投资收益,千万不要盲目冒进。实现工业互联网应用,对用户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商、运营商、APP开发者
连接融合的结果。它通过智能机器 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
变革呢?深圳快易优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自动化行业第一家选型交易平台,首次提出了“
APP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近几年制造业热潮迭起,从3D打印到机器人,从
基于DWC2的USB驱动开发-0x07 DWC2 USB2.0 IP 配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