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世界即将剧变
“联网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引用实时的网络数据,“截止2021年9月”的枷锁,彻底被打破了。
从此之后,ChatGPT将成为一个无限吸收各种数据的“互联网黑洞”,学习能力和数据搜集能力呈指数级增长。
它不仅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信息,还能解决各种问题并快速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甚至对于一些无法判断真假的信息来源,也可以让ChatGPT从网络上找到信息源,进行对比,从而得到绝对正确的答案。
甚至还不止如此,如果仅仅把重点放在了“联网”上,可能还低估了此次更新的意义。
除了联网,OpenAI这次更重要的改变,其实是为AI模型加入了插件(Plugins)功能,打通与第三方程序的壁垒:
就好像曾经,谷歌把互联网用户锁定在搜索引擎和浏览器中。iPhone则打破桎梏,把用户和开发者都绑定在iOS系统,创造出移动互联网。
OpenAI现在做的事情,正是要打破苹果建立的App生态模式,创造一个由AI驱动的全新互联网入口。
“这周末,身在旧金山的你想要吃素食。周六,找一家口碑好的素食餐厅。周天,要找一个好吃又营养均衡、热量低的食谱,然后自己采购一些食材来做。”
首先,要进入大众点评之类的App,按条件搜索合适的餐厅,联系客服预定位置。
无论是要跳转好几个的App,还是配合搜索引擎获取的信息,都只是辅助作用。
用户只需要做一件事,把需求输入到文本对话框,敲回车键,ChatGPT会在一分钟内为你整理出来一份完整攻略。
这份攻略中,有最优选餐厅的链接,还有最适合你健康情况的食谱,同时还列举出所需的食材,并附带最实惠的购买链接。
ChatGPT plugins的真正意义在于,是把互联网时代过去的一切,都整合到一起。
简而言之,ChatGPT会成为互联网世界的统一入口,我们再也不必自己去下载、学习、使用千奇百怪的网站和App,每个人都将拥有专门的AI助手,帮助我们处理、决策一切信息。
在不远的将来,随着GPT的功能更加强大,无论是App生态系统,还是搜索引擎,很可能都将不复存在。
转型期,必然有大量玩家被淘汰。为求生存,海内外所有公司都在拼命狂奔,这是唯一的宿命。
毕竟在资本市场,当终点领奖台就在看得见的前方,跑线上并排站着博尔特和苏炳添,不会有人质疑前方的终点是不是真正的终点,或者脚下的跑道究竟通向何方。
80年代,曾有学者预言,认为到2020年,由于能通过互联网轻易获得集体智慧,人类的大脑将不会保存信息,而是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分销娱乐、社交,与获取知识、深度交流的初衷背道而驰。
据微软的一项研究,2000-2021年,全人类注意力能维持的时间,已从12秒下降至8秒。
随着移动互联网越发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确能明显发现,相比十年前,自己的精力更难集中了。
环顾四周,此时此刻的地铁车厢里,不论坐着的、站着的,所有人都在埋头刷手机。
在这个世界里,即刻满足的、有预期却未知的的快感越来越丰富,视听感官交互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使我们越来越深陷永不满足的依赖与沉迷。
在这个世界里,从社交到购物、学习、娱乐,甚至工作,我们每天所做的一切,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这个平行世界中进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仅能获取安全感、陪伴感,还能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财富。
由于算法通过用户历史行为的正反馈链判断用户喜好,并推送用户更有可能喜欢的信息,久而久之造成用户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局限,最终失去对其他事物的接触机会和了解能力。
而当ChatGPT plugins之类的AI助手成为主流后,为了方便,我们所有的选择权都交给了AI,则是完全被动的。
我为什么知道它打错了?因为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课本的白纸黑字学到这些知识的,还有教师言传身教。
但AI是没有“常识”的,它只能日积月累的持续优化,才能一步步更“正确”。
我们为什么能意识到李昊石的话有问题?还是因为常识,让我们能联想出一句话的背后含义。
但是,10年后出生的人,可能从小到大都是通过类似AI助手,以“个性化推荐”的方式获得知识的,他们怎么去判断信息的真伪?
时代再拉远一点,等到我们这代人都去世了,真实世界的土著消亡殆尽,更加无人能去质疑。
其实,不用把时间拉那么远,已经有研究表明,随着00后这一批移动互联网原住民进入20岁,人类大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重塑,以便适应90%都由AI推送的碎片化信息,以及一秒都不愿意多等的即时反馈。
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好像什么都知道,却唯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东西,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当AI能解决几乎所有问题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将成为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无用阶层”。
它意味着,生产变化(Y),是函数F中资本(K)、劳动力(L)、技术(A)三个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在全新的生产模式中,不再需要工人与技术的配合,而是彻底把普通人排除在外。
比如在金融行业,无须再创造一个中间商岗位来监督证券交易,也不需要人类高管查看每笔贷款进行的情况。
它只会纯粹地消灭就业。消失的工作数量、工作类型,以及消失的速度,与工业时代会十分不同。
当科技创新足够解放大批劳动力,但这些劳动力还没有得到合理安置的情况下,就草率投入应用,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许远远不是些许经济数据,就能衡量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